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欣赏】从古代青绿山水图中探寻绿水青山!

2021-10-19 16:19:22   文章来源:巴蜀画派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的王石谷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换言之,画青绿没有水墨画功底是不行的。


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山水画史中承前启后的杰出大家。传世的《游春图》早在宋代就被宋徽宗认为是展子虔的作品,也是当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此,山水画从其他画科的分离独立遂告完成,此后逐渐成熟圆满。


《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开宗立派之作,地位举足轻重。图绘山水春景,远山有勾无皴,施以青绿,白云升腾,江树吐绿,游人欣欣,或泛舟或伫立,祥和美好。


唐代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境界开阔,不画江岸边际的江水,却增加了烟水的辽阔。在构图上比《游春图》全景的处理方法有进步;山石的丘壑虽然平实,但略多了一些变化,花树已用交叉取势,彼此顾盼生姿,比展子虔显然有了进步。如图的左下角有老树两棵,一棵盘根错节,一棵树杈交纵,状如屈铁。《游春图》里画夹叶状的技法比较简单,种类不多,而《江帆楼阁图》中树的夹叶状就多样化了,有元宝形的,有枇杷叶形的,有三层包迭卷心装的,还有双钩介字点叶状和槐树叶状等,其中使人感兴趣的是松树的画法甚为别致,作者画松针,先是一片一片的染好石绿,然后用花青(似掺有石青)以两笔交叉的挺细笔势概括画出松树的大概,这也比展子虔的画松针有所改进之处,这种比较简单的松树画法,是和有框无皴的山石,起伏均匀的水纹,工丽整齐的屋宇,图案形状的夹叶相称调和的。至于这幅画中的人物,凡开相、衣褶、神态,也较前人山水画中的人物有提高。总之,这幅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已经显示出其成熟的一面。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近12米的长卷上绘尽山川之壮丽,江河之秀美,青绿重色,历尽沧桑至今仍灿烂夺目,意境之高,无法揣测,实为大青绿山水最杰出的作品。每当故宫博物院展出这幅国宝时,玻璃窗前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睹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唯一传世之作。


五代 董源《潇湘图》 


纵观董源的《潇湘图》,全画以花青运墨,没有奇峰峭壁。起伏的丘陵用整齐而又圆浑的短线条作皴,平淡幽深。山岭没有作矾头,但布满了浓淡相宜的墨苔来描写漫山的树木,表现出江南空气湿润、烟云晦明的感觉。人物则工细设色,仅五分许,虽小而逼真。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所绘《溪山行旅图》,画面上草树蒙茸的主山占全幅五分之三的位置,高旷雄厚而不显紧促,下边溪涧曲折,山路平阔,正是关中一代的自然景色。山腰的一线飞瀑刻画精微,点醒了自然的生命,揭示出生活的意味。这幅作品是中国古代全景式山水的重要代表作品,成为后人学习北宋山水画的典范。


明 张宏《青绿山水图》


张宏的《青绿山水图》作为青绿山水的重要代表作,为后世所推崇。此图中峰峦挺秀,烟雾弥漫,云光翠影,意境清新。岩头水边,古树丛生。一隐士临溪席地而坐,仰视对山飞泉,一仆捧物而来。人物勾勒简明,形神兼备。用笔简中见工,色彩清丽。此画构图深远壮阔,笔法苍劲古拙,墨法苍润,格调苍劲秀雅,布局含蓄谨严,峰峦挺秀,烟雾弥漫,云光翠影,意境清新。


张大千《晚山图》 镜心 纸本 1979年


张大千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张大千在诗、书、画上都很有成就,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与他是好友。


张大千山水画最为出名,工笔画最为精细,一树一花一叶都不马虎。在张大千山水画中,从险峻突兀的山石、状若虬龙的奇松、苍皮嶙峋的枝干、勃勃生机的松枝等都表现的非常出众。


张大千《松下观瀑图》镜心 纸本 1980年


张大千之所以这么有名,还因为他的画“有颜色”。从古人的画作到近现代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表现的都是笔墨之美。张大千山水画走的是青绿之美。张大千山水画采用的是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


张大千《巫峡清秋》


张大千的《巫峡清秋》为巫峡秋景。危岩峭壁,山势险峻,远山呈褐红色,船行江中,云雾缭绕,使观者如行江中,身临其境,为巫山险绝而叹奇。张大千不守陈法,对山水景象表现的多样性由此可见。画面的左右两边是崇山峻岭,万里长江则从中间穿过,隐约可见一艘小船穿行其中,山上烟云缠绕。


张大千《深山飞瀑》设色纸本 1959年


题识:定山道兄法正,己亥元月于东京寄呈。大千弟爰。印鉴: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此幅《深山飞瀑》画于日本东京。是张大千在1959年赠予画界好友陈定山的一幅精品。张大千、陈定山、郑曼青被誉为艺坛三才子,张陈之间本就熟识,后两人均赴台湾定居,常相交游,交情愈加深厚,体现在此画作中,则是恣意挥洒的笔墨、匠心独运的构图和潇洒纵横的气韵。画家互赠,当选佳作,文人之交,别有雅趣。


张大千《太鲁阁》设色纸本 1959年


题识:故人为说太鲁阁,竞何秀何似山阴山,我来正值三月暮,艳冶不减秋妆殷。台湾太鲁阁为世界奇胜,此写入山第一处,日长春祠者。大千居士爰中华民国四十八年春来游。


太鲁阁国家公园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第4座“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系统。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特色为峡谷和断崖。


1959年4月,张大千应邀畅游台湾横贯公路,此工程开山凿石,所到之处有不少新奇的自然风光,留连忘返,三日方归。此幅为远望太鲁阁座落峡谷之中的场景。画中一陡直峭壁耸立于画面左侧三分之一处,其后伸出黄瓦墙的太鲁阁为中景,云雾氤氲,千重瀑布层层跌宕,气势恢宏,画面远景群山连绵,层峦滴翠,前景右下处又以一角松石平衡画面,耐人寻味。


齐白石《借山图》1919年


齐白石的山水画构图极简,且多有奇构,没有古人那些“平铺细抹死工夫”。齐白石于1919年在《老萍诗草》中说:“山水画要无人所想得到处,故章法位置总要灵气往来,非前清名人苦心造作。山水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趣。”其章法、笔致、构成的妙趣,体现了他所说的“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的艺术追求。齐白石多作平远山水,笔力凝重沉郁,着色鲜艳单纯,意象奇特别致,风格浑厚清新。


齐白石《柳溪垂钓图》1930年 


著名画家李琼玖的画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峨眉绝顶》是以峨眉山为素材创作的一幅山水画。此画在“四川——天津国画联展”亮相便一炮打响,奠定了李琼久在四川画坛挙足轻重的地位。


李苦禅《峨山绝顶》


他的山水画以书法作基础,新创了一套崭新的而又完整的山石皴法、树法、点法,逐渐形成了画似书、书似画的独特山水画风格。他画的山水气势磅礴,韵味十足,熔南北山水画风为一炉,张驰有度,笔法精彩。他的笔墨中体现了现代与古韵,块面与线条,刚毅与柔美,深与浅的对比,融入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表达的辨证关系,艺术感染力突显。他的画可以说是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完美展示。


李琼久《山峦如白壁》


纵观古代山水画,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其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山水画能给人更多情感的表达,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田园山水”生活,既是古代文人画家的追求,亦是现代人的向往。


中华美网责编/李睿  编审/王刚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955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