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缅怀】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著名画家朱常棣去世,享年84岁

2022-09-19 09:47:13   文章来源:中华美网


著名画家、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朱常棣因病于2022年9月18日13时13分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先生,他说,十分悲痛的得知朱常棣老师不幸去世的消息。朱老师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不求功名,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创造和创新发展,笔下的巴山蜀水画卷,奠定了他创作的一座座高峰,成为四川乃至全国重要的山水画家。我们将学习朱老师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缅怀他“生命不息、艺术不止”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追求,朱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执行会长李杰表示,沉痛哀悼著名画家朱常棣老师,对朱常棣老师的不幸离世表示深切缅怀,朱老师的离世是巴蜀画派的重大损失。他还回忆起2018年3月24日在北京荣宝斋举办的“巴山蜀水-朱常棣中国画展”的一些情节。李杰说,朱老师德高望重,人品艺品德艺双馨,艺术成就尤其在山水画领域,更是大放异彩。

艺术简历及作品风格

朱常棣,1938年生于重庆市。先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顾问、山水画会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成都市委统战部蜀都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朱常棣自幼习画,唯跟恩师朱佩君学画,受益匪浅,后自攻中国山水画,秉承书画七十余载,开辟了巴山蜀水的处女地,为四川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德艺双馨的实力派大画家,是巴蜀山水画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画法度严谨、山石规范、林木苍翠、云气飘逸、泉水飞动、点景有致,留下了明显的传统山水画的印记,透出了文人山水画的气质。有评论家指出,朱常棣的山水画作品以“崭新的视觉,浓郁的乡土味,强烈的时代气息等特点著称于世。其作品充满着扑面而来的现实生活气息,他以一种具象的抽象意味,一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获得了新的形式结构与笔墨语言的鲜活性与独特性,呈现出宏阔壮丽、明朗清新、激越优扬的风格特色,明显地回荡着时代精神所谱写的旋律。

他的作品可归纳为三大类:一为江河系列,二为高原系列,三为农家系列。通常以长、大作品来表现美丽巍峨的四川山河。但他的小品画,也使人印象深刻,视野宽阔,灵动多变,以丰富的生活情调和趣味性来打动人,常成组成套展示在观众眼前。他的思维活跃,常常窥测大自然,用生活和思维认识来指导他的绘画。从而在他的创作和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崭新的绘画造型理论,即“形体学理论”。他提出,“万物在光的作用下均为基本几何体及其组合”。在他的绘画实践中和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多次参加过国际及全国性大展,获过省以上展览的银奖、佳作奖、优秀奖等十余次。

出版了《朱常棣的山水画》《朱常棣的巴山蜀水》《朱常棣的线描写生》等二十余本画册。

《咕孜沟的早晨》 184cm×98cm  2018年


山情水韵:一座山水画艺术的高峰

——朱常棣山水画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文/蒋东生


身为四川山水画协会会长、成都美协名誉主席的朱常棣先生,1938年出生于重庆,多年居住在嘉陵江边,住在吊脚楼里,嘉陵江边的山水滋养了他的童年。他曾师从著名花鸟画家朱佩君,后自攻山水画。当面对他的山水画时,可以看到其燃烧生命创造的艺术作品,永远散发着生生不息的表现力;同时,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们更能看到他那不平坦的艺术道路,以及执着、诚实、耿直、大气、和善的人格力量,他是一名令人敬重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朱常棣先生的作品很具有思想性。他放眼于祖国大好河山,挥毫巴山蜀水,不断地深入生活,把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他用特有的观察力,去发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给人以启迪、激励,令人震撼。他的作品是从生活和四川特有的风光中创造出来的,具有醇甜的四川乡情,是百姓喜欢的好作品。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扑面而来、十分清新的现实生活气息,但又不照搬生活,而是一种情感的概括、凝结、超脱、高远。品读他的山水画作品,常常让人感到他在不断地探索,在艺术创作中践行着自己的艺术思想与观感,完善着自己的艺术风格与道路。他的山水画,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实现他为祖国山河存照、立传之夙愿,这是他对艺术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朱常棣先生的作品很具有艺术性。先生思想活跃、视野宽广,他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对绘画的造型能力都很强。他的艺术扎根于传统,又面向生活、勇于创新、追求品格。他常把画家和疯子作对比,他说:“画家与疯子只隔一条线,沿着线边走,是一名画家;如果踏着线走,能成一名好画家;如果偏离了线走,那就成为疯子了。但是你偏离了一段,又回来踏着线走,不时偏离了一段,又回过头来踏着线走,那很可能成为一名大画家。”朱常棣先生主攻巴山蜀水,他不断地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常把绘画的触角伸向大山、高原、峡谷、森林、草地、小树、江河、溪流、蓝天、白云、小镇、农家。巴山蜀水无一不在他的眼底下。他常用一双慧眼去发掘和揭示它们。他最令人赞叹的是用笔泼辣而大胆,墨色运用自然,不时重墨涂抹、枯笔皴擦,挥毫得意时,一笔则横扫一米多远,在黑与白、干与湿、实与虚、方与圆、粗与细、密与疏、线与面、冷与热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探索。他是学工科的优等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他常用几何学原理进行造型,将视角的、构成的、体积的、色彩的、透视的、对比的、笔墨的等等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形体学理论”。他提出“万物在光的作用下,都是基本几何体及其组合”,他强调造型艺术必须从形体出发,如树、山石、房屋、船舶、行云、流水、人物等,不是简单的形态,需带有体积感,才能画出美的形态。他的这一理论在他的作品中十分突显,在他的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编著有《挥毫江山——山水画教学新篇》一书。

朱常棣先生的作品很具观赏性。他的作品恰当地应用了对立统一规律,有强烈的辩证效果,看一眼就能吸引到眼球。看了他的山水画,犹如亲临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其画面变化多端。他的作品有时满纸烟云、千岩万壑,有时春意盈纸、山花烂漫,有时提毫陡磨、咄咄逼人,有时细流如带、如云如雾;其境或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或刚劲雄逸,或平淡幽深;其构图饱满,画面充实而有张力,整体感十分强烈,不琐碎、不零乱;色彩时而轻松典雅、水墨淋漓,时而鲜艳夺目。看他的画令人震撼和振奋,特别是他的“吊脚楼”之作,唯他独有,成了他作品的代表。

朱常棣先生画过油画、水彩水粉画、装饰画、漫画,也刻过版画,在工厂工作期间还从事过多年的装潢设计,这些经历无疑丰富了他作品的多样性,并被他恰当地融合到了绘画之中。朱常棣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艺术家,他在积累了丰富的山水画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转向巨幅山水画创作。他的巨幅山水画整体气象鲜明,细节丰富多彩,适宜远观近瞻,给人以深刻印象。他在写实过程中不忘写意精神,用笔、用墨和色彩讲究情趣,构图宏大而有气势,全景前后呼应。2002年,他带学生到浙江东阳市画了一张《九寨外的金秋》,长44米,高5.2米,当时他已是65岁高龄。最近几年,他提出现代写实山水如何画成金碧效果,大型山水如何应用水墨,如4米、8米、10米的宣纸水墨效果如何画、如何表达,这在全国画家中都是少见的。在当今画界气氛浮躁的情况下,朱常棣先生不为名利诱惑,甘心寂寞,潜心于为人生、为大众进行艺术创作,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在创作大型山水画上大胆探索、大显身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期待他的新作不断出现,祝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龙溪河边的小镇》 182×144cm 2008年


巴山蜀水青云地,逸笔苍点纵横意

——品读朱常棣


文/梁时民


余与常棣兄初识甚早,时余在锦城初来乍到,常棣兄任职成都群众艺术馆,馆处浣花溪畔草堂路,想这少陵题咏之地,必是无数骚人墨客流连之所。余与兄二人常品茗弄墨、殇酒酬唱,相交甚欢。常棣兄艺山水如痴,其所作非江南的小桥流水、静潭绿荫,而是满目巴山蜀水的重岚叠嶂、险滩激水,一派纵横雄阔之象。“画以游奇,巴蜀山水当为天下最奇”。陆俨少“入蜀方知画意浓”,感叹“国内山水当以四川为第一”,启功评其“蜀江碧水蜀山青,谁识行人险备径,昨日抱图归伏枕,居然彻夜听涛声”。黄宾虹与吴一峰结伴入蜀,正是巴蜀之旅成就了黄宾虹绘画的飞跃。“青城坐雨”、“瞿塘夜游”等经历亦成为其晚年“墨法”、“水法”变法的契机。常棣兄的作品根植于这高耸青云、奇秀险绝的巴山蜀水,他对于故乡的风物有一种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不是大张旗鼓的赞诵,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而是画家在喧嚣城市之外,超越时代,超越命运的,最质朴,最坦诚的回归与诉求,深藏着画家强烈的自觉审美情绪和本土文化认同。

“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常棣兄向来注重实地写生,只有“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白纸对青天”。下三峡、入青城、观雪山、登剑门、跋峨眉、涉古堰,巴蜀河山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大量实地写生的基础上,他突破传统笔墨藩篙,适当融入西方艺术手法,提出“物体在光的作用下均呈现出基本几何形态及组合”的观点,创造性地建构出适合于自身的绘画语言体系。他上承“北派”山水,于范宽用力最深,然化范式“雨点皴”,而多以苍厚的点造型,不论山峦、土坡、丛树,均罩以此点。此“苍点”又非传统的“雨点”、 “米点”,而是更多地具有画家自身的笔墨手法。

同时,配以逸笔写出的“折股钗”线条,线条组合注重架构,有棱有角;施以干墨皴攘和水墨渲染,最终形成了风骨开张、点线并重、水墨交融的笔墨手法和苍润、醇厚的表现风格。在画面构成上,他以一种饱满、几何、整体的构图和强调黑白对比、墨色对比的用色方式,使其作品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几何张力,更显得坚硬、强韧、大气、雄浑。

“画如其人”,常棣兄亦是一位豁达、顽强、爽直、豪迈之人,他的作品也非传统文人山水之疏朗寂寥、澹泊萧瑟。在其笔下不论是甘、阿高原地区的民俗风情,峡山、险谷的巍峨气象,还是川西农家的风土人情,都是一种人间烟火,蓬勃生命的“人世之画”。余与兄曾共事成都文化艺术,过往廿余载。他对于群众文化事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也正是这种责任与精神激励着他在这一条并不顺畅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计个人得失。

他作为成都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美协无经费物质来源的情况下,他自己卖画筹款、租借场地,他的能力、号召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大伙都亲切地称他为“朱大哥”。他以个人之力挑起了这一重担,把美协的建设以及成都群众艺术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并获得了业界的首肯与认可。

品读常棣兄其画其人,我们仿佛看到群山峭壁,蔽日遮天,飞泉吐玉,云雾缭绕,峡江两岸一位智者、勇者在攀山涉水,艰难前行。峡到中段,豁然开朗,三五人家,炊烟袅袅,梯田层层、果林耀金。

最后,祝愿朱常棣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作品欣赏


《山洪》 97×130cm 2012年



《曾陵河滩》 184cm×98cm 2018年

《高耸入云端》 164cm×124cm 2015年

《苍茫绿湖》 300cm×130cm 2018年

《高天》 68cm×68cm 2001年

《荒蜜山谷》 68cm×68cm 2015年

《嘉陵江边》 68cm×68cm 1995年

《金陵河畔》 53cm×50cm 2018年


END


中华美网编辑/匡德胜  编审/王刚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81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