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详情

张文源

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人物简介

1960年参军,1964年作品开始入选全军及全国美展,1973年进入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从事专业绘画创作。1997年5月与人合作为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办公厅创作大型丙烯风景画《长城》。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有六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本广告位招租A

【中华美网·人物】张文源:军旅作家的草地诗与西部情

2022-09-30 16:28:30   文章来源:美术杂志社

草地诗与西部情谈军旅画家张文源的艺术创作

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张保平

张文源,1942年出生于四川峨眉。被誉为“天下之秀”的家乡美景,使他从小就受到美的陶冶。他自幼喜爱绘画,且天资极高,聪颖过人。1960年参军,开始在成都军区后勤部汽车独立团警卫排,其间经常出板报、画插图,之后在军区电影发行站当剪片员,检修影片并绘制幻灯片。不久调入康定军分区道孚县藏民13团团部及炉霍县朱倭乡连队,除日常训练外,主要从事种青稞的农业生产。3年后,又调到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与青海交界处的石渠县连队,放了一年多的牦牛。艰苦的环境条件,繁忙的生产劳动,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烙刻在了他的心中,锻炼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的信念。


张文源《翻了身的农奴》中国画 100cm x 80cm 1964年


1964年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军美展之前,张文源被调回成都参加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其间在军区文艺科方振老师的精心指教下创作了国画作品《翻了身的农奴》并顺利入选展览。由于作品受到一致好评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第二年他调回了成都军区任美术干事,从一名普通士兵走上了部队专业美术创作的道路。1973年正式调入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任美术创作员。1974年,中央军委组织高虹、何孔德等一批著名画家为了创作长征组画而重走长征路,张文源与艾轩陪同前往。他们亲身体验当年红军在四川省内走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在阿坝、凉山一带画了大量写生。经过对何孔德、詹建俊等名家的不同风格油画技法的学习和借鉴,1977年张文源完成了反映长征的力作《红军过草地》,入选建军50周年全军美展,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982年又完成了《草地晚炊》,入选建军55周年全军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完成了《草地情》,入选建军60周年全军美展,被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除以上红色主题创作之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张文源还创作了大量表现西藏风情的人物画,90年代之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西部风景的创作之中,完成了数量众多的油画作品。


张文源《风雪哨口》油画 170cm x 140cm 1978年


一、初登画坛,情发藏族战友


1964年,在第三届全军美展创作学习班上,张文源和十几位川美附中学生新兵在方振老师的耐心授课指导下,懂得了如何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场景经过构思和构图发展成作品。可具体到实践,还是困难重重,当时他的许多想法和构图都被老师一一否定,最后他想起了在高原连队的藏族战友,他们很多都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奴隶出身,解放后入伍当上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的。于是张文源画了他们参军时被家人送出家门的场景,经过几次构图之后,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并建议画成工笔重彩画。但这对于没上过一天美术学校的张文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经过多方请教,积极钻研,夜以继日的一个多月努力,他完成了国画作品《翻了身的农奴》。


作品完成后,入选第三届全军美展并在北京展出,军内外报刊相继发表,四川出版社作为年画单张印刷出版,文汇报还有专为此画写的评鉴文章刊登。此画在部队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对一个美术新兵来说是始料未及的,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暗下决心要继续深入生活,反映生活。


张文源《草地晚炊》油画 110cm x 80cm 1982年


张文源《红军过草地》油画 160cm x 300cm 1977年


二、重走长征路,情系茫茫草地


1974年和1975年,张文源陪同仰慕已久的何孔德老师两次沿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进行采风和写生,其间目睹何老师的绘画过程,并被其勤奋与才情深深感染。那时何老师常常鼓励张文源画四川的红军题材,这极大的启发了他。回到成都后,他找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征回忆录《红旗飘飘》,仔细研读了多篇文章后,对红军那时在无交通、无给养、无医疗以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穿越茫茫草地,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于是在1976年以此为题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红军过草地》第一稿,接着又创作了放大后的第二稿,并在展出前向何孔德老师当面请教,何老师还帮助他进行了个别地方的修改,使作品面貌一新,臻于完善。


1977年最终创作完成的长征主题油画《红军过草地》不仅尺幅大,而且场面宏伟、气势磅礴。作者以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笔调,描绘了红军战士在环境恶劣的草地上艰难前进的场面。画面继承了中国军事画的优良传统,主题鲜明、主次有序、内容充实、细节丰富,通过人物的动态表情来表现人物情节,再现了事件的历史原貌和人物的精神状况。画作主景是松潘的一片水草地,位于画面下部,占到画面的五分之四。其中下方是浓密的水草,中部为无尽的沼泽。画面上方五分之一为阴晴变幻不定的天空部分。


张文源《草地写生之三》油画 75cm x 55cm 1981年


张文源《草地写生之二》油画 80cm x 60cm 1981年


这幅作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表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坚强意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它不仅成为张文源的巅峰之作,也成为我国红色主题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完成后被四川省政府制作成印刷品慰问烈军属,并广为张贴。2006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以这幅作品为画面。2016年《红军过草地》在 “长征颂•中国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展中再次展出。


1987年创作的《草地情》以凝重的画面气氛,灰暗浓重的色调,精致入微的细节刻画展现了红军战士与牺牲战友依依惜别的瞬间。极端写实的草地占了画面的下四分之三,三名红军战士立于草地之上。最左侧的一位青年战士像纪念碑一样伫立不动,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滞,他手提牺牲战友的枪和弹包等遗物,紧握着拳头,青筋暴露,目光充满了悲哀、愤怒和坚毅。中间头戴红军帽的小战士则充满恐惧与悲伤,正倚靠在稍年长的战士肩上。肩负一捆柴火、腰挎铁皮饭盒背对我们的年长战士一边安慰小战士,一边已迈出右脚开始缓缓前行,他们前方是默默无声的队伍。这是长征期间牺牲战士场景的真实写照,战友们只能继续征程,去完成他们未尽的使命。远处天际乌云笼罩,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准确地体现了革命战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坚信革命胜利的大无畏精神。这幅作品中的景、物、人的关系安排谨严,细节刻画深入、人物注重心理表现,是张文源作品中思想情感表达最为深刻的一幅。


张文源《龙口羌寨》油画 75cm x 53cm 1981年


三、扎根生活,聚焦藏区风情


张文源青年时代有很长时间生活在西藏,对藏区有特殊的深挚感情,对那里的人民有深沉的爱,何孔德老师更是直接称他为“草原的主人”、“草原之子”。80年代,他创作了许多和西藏军民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尺幅多在1米以内,画面常常以一个穿藏服羊皮袄的女孩和少年为主,他们孤独、默然、沉静。背景是他们生活的典型环境:草地、远山、溪流、栅栏、房舍、残垣⋯⋯有时也会有一些动物和树木。无论是甘孜的山野还是阿坝的寒风都给他注入无尽的灵感。他用精致的笔触,柔和的色调表现着豪迈粗犷的对象,何老师称这种手法为细针密线,精雕细琢的“蜀绣”。


在整个80年代,表现西藏题材的怀旧乡土画风曾风靡全国,其中尤以艾轩最为著名,他的作品以清冷空灵的整体色调,温润细腻的人物皮肤表现令人过目不忘。张文源曾坦言受到了当年同在一起并肩作画十年的同事兼好友艾轩的影响。但不同于艾轩的诗人气质,他笔下始终飘送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充沛着远古的冥想与宁静,那是与世无争、未受污染的纯净之美,他笔下人物少了一分伤感、怀旧和悲悯,多了几分质朴、淳厚与亲和,确有其独到之处。


张文源《丝路古韵》油画190cm x 190cm 2006年


四、抚今追昔,寄情西部风景


到了90年代,人物形象逐渐淡出张文源的作品,创作重心慢慢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西部风景画创作。他深深地感到史诗般的西部让自己热血沸腾,从川藏到新疆,似乎是在执行神圣的使命,巍巍入云的雪山、丛林密布的幽谷、历经几千年沧桑的胡杨木⋯⋯他肆意涂抹、尽情勾勒,畅快淋漓地为西部山河立传,为高山大川咏叹。


此外,张文源还有多幅融以上主题为一体的全景式大幅创作。如宽度达4米的《远眺海子山》,以层叠密实、遒劲浑厚的笔调描绘了雪山、河流、树木、石头以及其间的人物、牲畜、房舍等。这些作品纯净澈明、旷远宏阔,是艺术家高洁心性的准确体现。在接受大自然洗礼的同时,张文源也在梳理艺术史的脉络,荷兰画派、俄罗斯风景绘画、印象派和中国传统山水画都被他巧妙地吸收借鉴和融会贯通。他抚今追昔,以宽广的艺术视野绘就壮美画卷,体现了艺术家试图构建西部视觉美学体系的雄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张文源的艺术探索方向和发展历程。他长期扎根生活、表现现实,同时通过体验生活,表现革命历史。在长征题材、川藏风情和西部风景三大领域卓有建树,尤其在以长征为主题的创作中留下了多幅经典之作,为中国军事绘画的发展作出了自己贡献。在各类绘画题材内容中,他尤擅军人、藏民、草地、树木和各类山石的描绘。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尊重传统,勇于创造,并不断突破、超越自我。今年近八旬,仍笔耕不辍。愿张文源艺术之树常青。


中华美网责编/李睿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79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