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欣赏】巴社群英雅集,她是巴蜀印史上的璀璨流星(下)

2021-04-02 10:02:33   文章来源:中华美网

陈之佛《紫泥山馆图》

这件《紫泥山馆图》为陈之佛为巴社社员徐文镜所作。“巴社”是1940年由高月秋与旧交曾绍杰等人在重庆发起的印学沙龙,每周都在社员高月秋的美伦照相馆、徐文镜的紫泥山馆或谢梅奴寓所设雅集,重庆凡雅而能文者,皆聚于此。参与印社活动、与社员来往密切的文化界人士众多,包括乔大壮、唐醉石、陆以洪、章士钊、潘伯鹰、沈尹默、沙孟海、易均室、陈之佛、徐悲鸿等人。

“巴社”从成立到抗战胜利后解散,只经历了短短五、六年时间,但从其艺术活动、社员艺术创作上来说,都不可谓不辉煌。前几天小巴给大家介绍了巴社的成立、印社雅集以及部分社员(前文回顾:【巴蜀画派·欣赏】巴社群英雅集,她是巴蜀印史上的璀璨流星(上)),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巴社其他社员。

●巴社印人(下)●

民国时期大学兴起,从象牙塔中走出的巴社印社成员较多,社员的“高学历”也成为印社的一大特点,今天我们继续介绍的四位巴社成员曾绍杰、蒋维崧、黄笑芸、朱景源,均是此时期大学毕业。
 
曾绍杰

曾绍杰(1910—1988),湖南湘乡人。曾绍杰是湖南曾氏万宜堂后人,祖名澄侯,为曾国藩五弟。曾家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书香大族之一,人才辈出。曾绍杰自幼在如此世家成长,自然是受益匪浅。根据他在《曾绍杰篆刻选辑》的自序:“余十龄习篆,十四始学篆刻。”当时他在家中找到一方比较大的印石,切成几十块小的,就开始了篆刻练习。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曾绍杰刻

抗战期间,曾绍杰在重庆恰好与乔大壮为邻。乔大壮是黄牧甫的高徒,其所藏黄师印谱颇富。曾绍杰闲暇之余经常去乔先生处请益,二人自此结下友谊,介于师友之间。后来日机轰炸频繁,乔大壮搬到乡下居住,二人联系主要靠信件往来。曾绍杰先将篆写好的印稿寄给乔大壮审阅修改,据改稿刻完后再将印蜕寄给乔大壮提意见,然后再加以修改印作。此段时间的作品也可看出其印风受乔大壮影响。
 
李犹长寿 曾绍杰刻

1949年,曾绍杰由广州迁居澳门,后至香港,1951年渡海赴台。1961年,在台湾省成立海峤印集。在渡海来台的篆刻名家中,曾绍杰不仅作品有个人风貌,以精致工整著称,此一印风奠定了台湾印坛工整一路的基础;而且他在推广印学,印制印谱方面,更是严谨精到,他自己出资整理、出版印谱,让诸家的作品能够重刊于世。曾绍杰成为了初学者仿效的对象,使青年篆刻家有所依归,对我国台湾篆刻教育的推动,可说是影响深远。晚年曾绍杰常作古玺印,浏览周代名印,深感古玺布局与汉印章法不一样,汉代之后,印章印面大多布满,笔划均匀,而古玺多留空隙,笔划疏密不一。
 
长沙黄杰之章 曾绍杰刻


曾绍杰的交游非常广泛,与陈之佛、张大千、王壮为、王北岳等人更是至交。陈之佛《竹雀图》即是为曾绍杰所作。抗战时期,陈之佛在重庆任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辞去校长职务之后,与曾绍杰同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曾绍杰为之佛先生治印数枚,其朱文“陈”、白文“之佛”为陈之佛常用印。陈之佛很少作应酬之画,一般人是无法入其法眼,更别提获赠作品了。《竹雀图》清新典雅、明净柔和、意境超然,绝非应酬之作,由此可以想见曾先生其人其品其艺之高。
 
陈之佛为曾绍杰所作《竹雀图》

张大千评述曾绍杰的印艺风格:“雍容大雅,佩玉垂绅,想见汉官威仪,有趋跄庙堂之致。”曾绍杰用笔总是不疾不徐,不愠不火,缓缓款款,即使写行书、草书也是一样,颇得雍容、温文、含蓄,绝不浮滑轻佻或急促刻露。他的结字总是工稳妥贴,虽不明露锋芒或风采逼人,但是极为耐看,工整而绝不板滞,韵味幽远。
 
蒋维崧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广西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任职。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西泠印社顾问等职。2001年受聘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2006年当选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
 
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蒋维崧刻

1934年,19岁的蒋维崧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在读期间,蒋维崧选修了乔大壮的篆刻课程。乔大壮对蒋维崧厚爱有加,曾将故人陈师曾的《陈师曾印蜕》一册赠与蒋维崧。陈师曾的篆刻对年轻的蒋维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乔大壮的栽培下,蒋维崧印艺精进。当时任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先生也赞赏不已,并请蒋维崧刻印。一九三九年,潘伯鹰先生介绍蒋维崧为章士钊刻印,章曾以“作者篆刻擅巴蜀”的诗句给予赞扬。
 
至大至刚 蒋维崧刻

蒋维崧治印,历来求精、求雅、求巧,而不求多。即追求格调的高雅,构思的巧妙,刀法、线条和整个印面的精致,而且一以贯之数十年。艺术主张方面,明显受到乔大壮的影响,但在保持乔派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

谢方林 蒋维崧刻

蒋维崧中央大学读书时从胡小石学习古文字学,有深湛的文字学修养。蒋维崧对金文书法用功很深,对先秦文字反复临写融会贯通,他的金文书法书卷气浓厚,用笔秀逸凝练,而且在篆刻中运用自如。在重庆时期,蒋维崧基本确立了以金文入印的创作面貌,不仅借鉴了老师乔大壮的篆刻大开大合、错落有致的章法,而且更加讲究篆法。
 
定知石友许忘年 蒋维崧刻


黄笑芸
 
黄笑芸(1916—1998),名世铭,号抱璞室主人、清宁洞门扫叶人、后脂研斋主人等,重庆江北静观镇人。
 
20世纪30年代末,黄笑芸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返渝。“巴社”雅集活动时,社友与社员中黄笑芸最为年少,乔大壮先生及社中前辈诸友均戏呼黄为“小朋友”。章士钊先生与沈尹默先生等人时常来“巴社”参加雅集,有一次,章士钊见到黄笑芸为室中陈列的邛窑瓷瓶写的隶书说明时,大为称赞,并鼓励他“小朋友的隶书比我写得高明呵!”
 
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岁无疆 
黄笑芸刻

巴社雅集时,黄笑芸常向章士钊请教书法诗词等。有了章士钊、乔大壮、唐醉石等前辈的直接影响,加上同辈中蒋维崧的相互砥砺,黄笑芸的篆刻艺术得到了升华。笑芸的篆刻艺术受到众多行家的青睐,求治印者登门不绝。潘伯鹰也是“巴社”雅集的常客,十分欣赏笑芸的印艺,他曾夸奖道:“笑芸年纪轻轻,刻印即能熔秦铸汉,比肩操刀老手,真是蜀中多才俊也!”
 
涂洞濳蛟(桃核印)黄笑芸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黄笑芸的印艺更加成熟,为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市博物馆创作的收藏印非常典丽清雅。“重庆博物馆藏书”可以说是黄笑芸朱文印的代表作,笔画秀劲含蓄,结构穿插挪让,整个印面呈现繁茂流畅的勃勃生机,其边款也别出心裁,用带隶意得魏体阳文,俨然魏晋墓志。徐无闻因钦佩黄笑芸的印艺,曾请他为西南师大图书馆治印数方。

重庆市博物馆藏书 黄笑芸刻

黄笑芸的印章边款倾倒了众多爱好者,款字不分书体,皆能恰到好处地传达他的艺术思想,醇厚古雅,自然天成,书法的韵味盎然,而且内容言简意赅,显示了他高深的文学素养。徐无闻尤其服膺他的边款艺术,认为独步当今印坛。
 
释文:笑中谁是拈花意 会却拈花笑亦多 
边款:徐霞客赠鸡山僧妙行  诗句己未夏笑芸刻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黄笑芸进入晚年创作高峰期,书印作品多次代表重庆参加全国书法展览。如“笑中谁是拈花意,会却拈花笑亦多”、“孺子牛棚”等,都是他晚年的精品。蜀中名宿谢无量先生诗赞先生:“高韵谁能及,清才世莫知。”
      
后脂研斋巴人黄笑芸 黄笑芸刻

朱景源
 
朱景源(1917—1987),原名朱云,字景源,号亚庄,江苏吴县人。少年时期,朱景源受到清末明初书画篆刻大家、姐夫叶祥本的影响,学习治印。他潜心钻研钟鼎小篆、秦玺汉印,临摹汉魏诸碑,汲取浙、皖派篆刻大家切刀之精髓,在十几岁时,无论是刀法还是章法,都已初具严禁端正、秀丽典雅的篆刻艺术风格。由于功底扎实、印艺独特,在重庆期间,其印广受文化界欢迎,众人争相收藏。

 孙叔毅 朱景源刻


李献琛 朱景源刻
 
在巴社社员中,朱景源创作量相对较少,但于传统秦汉印浸淫已久,有很强的功底,在创作面貌上有三类,一类是拟秦汉印范式的创作,一类是在汉白文布局的基础上加入黄牧甫刀法和章法,而具有自身特色;一类是以书入印的粗朱文印,此类印包含张力但个性特色稍显不足。

● 后记 ●

我们如今说起巴社,除了会提及社员八人外,一定绕不开乔大壮。之前的文中也多次提及,包括《巴社印选》的序,也是乔大壮先生所作。一些文献上甚至会把他误写为巴社社长(其实巴社并无社长,只有社员八人)。虽不是巴社社员,但乔大壮也可以说是巴社的灵魂人物之一。
 
乔大壮(1892-1948),原名曾劬,字大壮,四川华阳县人,其篆刻传承黄牧甫衣钵。乔大壮对巴社影响极深,事实上,“巴社”这个名字就来自于他的提议。黄笑芸在其《巴社纪盛》手稿中提到:“溯自卢沟桥事变,东邻入侵。抗战事兴,我中枢转战入蜀,定陪都于渝州(重庆),斯时人文荟萃,盛极一时,遂有‘巴社’之雅集。其始也亦偶然,二三印友相聚,会饮谈心。后因友人与日俱臻,继因乔大壮先生等之建议命名曰‘巴社’。”
 
乔大壮虽不是社员,但是巴社社员多多少少都受益于乔大壮,可谓亦师亦友。因此,虽然巴社社员印风较为多样,但抗战时期的创作作品甚至之后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受到了黄牧甫流派印风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1]王建磊:《巴社研究》,西南大学2012年.
[2]刘兴亮:《巴社印人逸事》,《红岩春秋》2016年08期.
[3]晚学生:《昆吾室中万石君曾绍杰先生》.
[4]孙群豪:《陈之佛与印人曾绍杰》.
[5]夏昌谦:《戴着脚镣而舞的勇者——记金石家黄笑芸先生》.

 END

出品/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学术/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
 四川巴蜀画派专修学校
编审/李思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841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