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艺术美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详情

【中华美网•城市美学】自然光影响环境设计分析

2021-08-22 13:49:10   文章来源:城市美学

引言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能源即将枯竭,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已经使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生物网群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种族的灭绝。这一事实已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并急需解决的严重问题。虽然人们为了摆脱困境,从各行业各层面加大力度,出台了各种法规和行政命令,限制或禁止这种困境的继续蔓延,争取将其运行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可接受的底线,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亡羊补牢的被动方式和手段,只能从侧面做到防患未然。它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只能是缓解、降低、维持、控制等等一系列的解救结果。人类甚至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迅猛发展势头,更不可能控制发展中所带来的毁灭性的负面效应。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法规、命令仅能围堵惨境的蔓延,是一种被动的手段。我们应全面的从发展中入手,从运行方式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在各行业中正在努力探求解决之道。例如使用替代性材料、回收性材料。太阳能的利用,高效设计方法的实施、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等等都可以说是主动探求解决困境的方式。

建筑业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对人类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当今最令我们头痛的难点之一。全世界85%的自然资源耗费于建筑业上,建筑业上所产生的垃圾也是我们主要的垃圾来源。同时建筑所带来的其他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成为当今我们困境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又离不开建筑。最后太阳能,节能建筑材料,节能技术,生态设计手法的应用,创造出了大量节能的建筑,甚至是自给性建筑。在这些方式中,太阳能也可以说是自然光的利用,使我们收益匪浅。我们对这一伟大而神奇的无尽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巨大发展潜力,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收益。我们应从学习古人崇拜太阳开始,重新认识这一伟大的自然力量,让它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赖。

光与环境

在生物区域方法中,运用自然光时所考虑的问题是使设计从某一个特定的地区的生态出发,对其做出的反应并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收益。太阳的运行轨迹,天空的不同状况,气候条件以及建造场地的自然条件等。这都是影响自然光运用的重要的生物区域因素。每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及其发生过程都是通过该地区独特的地质、地理、纬度和经度条件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场地特性。纵观历史,建筑形式却与各种充满智慧的精巧形式来与生物区域因素相适应,太阳、气候、场地条件与建造技术都以各种建造条件与建造建筑结构所用的各种材料共同构成了建筑满足生存与舒适的要求。

一节 太阳运行规律

没有任何因素比地球绕太阳运行所形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其生物系统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太阳运行所带来的明显现象也许是我们对时间的标记,自然光的体验是一种生动地标识昼夜的手段,自然光的体验也许是维持我们的生物节律,并维系自然节律的重要方法之一。纵观历史,自然光和时间的神秘面纱已经被记录在建造环境中了。今天我们还在猜测着英国史前巨石群中独矗大石块所具有的含义,猜测着南美洲山谷中,可能是观象台的遗迹以及奇琴伊察和马丘比丘的众多神妙的意义,正如鲁斯·亨德勒在《变换的自然光》书中所述:“人类还可以从宗教典礼祈祷仪式和神话传说中学习到有关时间神秘性的许多知识。”

在六甲山教堂的设计中,通过对窗户形式和朝向的选择以及对自然光在空间中的动态变化的关注,对时间的感知被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按照安藤忠雄的设计,这座建造在日本的直线形方盒子建筑按西北至东南的方位布置。该教堂是从一条尽端开口的、由漫射玻璃构成的甬道进入,借此来展现该地段的丰富景观。通过甬道后,在到达由裸露的混凝土和玻璃构筑而成的教堂室内之前需要转一个90°的弯。教堂内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光孔道扮演着截然不同的时间变换的角色。在靠近西南墙壁的中心部位有一大片玻璃,可以引入侧光并可欣赏到邻近草地的景观。在相对应的转角处安排了两扇高而窄的纵向窗(即东墙的南侧边和西墙的北侧边)。另外,沿东墙和西墙设计了两条细长的带形天窗。

六甲山教堂的开窗形式、位置和朝向为人们呈现出光之舞。在一天中,不同顺序的光照效果相继发生。在晴好的天气条件下,清晨的一缕阳光钻进东窗,游遍南墙。上午时分,随着太阳向南运动,自然光射进天窗,照亮了东墙和西墙。正午,自然光涌入南面的大玻璃窗,照亮了整个教堂的中心。最后,夕阳西下之时,一缕光线从西侧的窗户钻入,漫射到北墙上。清晨和午后,自然光围着房间的边界旋转,到了正午,又渗入整个空间的中心。对时间和方位的感受随着自然光在空间中自东向西的运动而变得生动起来。将自然光运用手法的简洁性与空间的纯粹性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了一种对时间的迷人感受。太阳光的运行被捕捉在大面积连续的墙面上,建筑接受着自然光的洗礼。

二节 季节变换

对于某些特定的地理位置来讲,太阳每天和每季的运动却有自身的节奏和特点。极地地区,温带地区和赤道地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模式展示出地理位置对于人类感受自然光的强烈影响。那些居住在温带地区的人们总是忘记地球上还有别的地区不同于自己所居住地一样四季分明。我们经常会把自然光在一年中的变化的不同模式和感受视为理所当然,夏天的漫长而明亮的白天,秋季的萧瑟夜晚,冬日短暂的白日以及春季阳光的重新普照。虽然每个人对一年时间的流逝反应不同,但太阳的季节性运动还是存在明显的规律,我们却会调整自己的适应自然光依据时间而变化的规律,无论这种调整如何微小,随着我们对太阳在每天和每季中的运动变化进行研究,要反应出太阳运动规律的建筑必须同样具有动态性。一扇百叶窗,一幅简单的帆布遮阳蓬,或是几套帆布,或是窗帘,并不是装饰元素或传统构件,它们意味着对时间变化的自然光和热量需求相适应某些活动的空间布局和分区设计。也可以与季节的变化规律同步考虑。

三节 地理与空间位置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悬挂物投射在立面上的阴影、长度或者透过一扇窗户投射进来自然光的图案形状,对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来讲,在空间和时间上却是独一无二的。在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位置可以同时与所在的地方经历同样的太阳光照,我们都感到太阳运动在讲述着季节的故事,但是,这个季节的故事所阐述的地点的独特性,就不那么容易体会到了。我们很熟悉自己身处场地的季节性的自然光变化,但却无法想象在地球上另一个地方的太阳运动。如果太阳一年中都在同样的地方升起或落下,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太阳在冬季从来不曾在地平线升起而在夏季也不曾从头顶掠过,那么我们能否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呢?虽然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可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甚至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但是随着我们从北半球越过赤道来到南半球时,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然光已经沿南北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们已经逐渐了解到,在运用自然光时应该考虑不同的纬度和经度,因为太阳的运动发生着变化。

为了理解天空状况对感受自然光所产生的影响,设计者必须对它变化色彩性质和数量进行研究,每日或每季的天空状况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它们是否是一时一变,还是一日一变,或是一季一变,天空主要状况是阴霾、晴朗,还是部分多云?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午后,天空状况是否变化呢?这些问题是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某个特定场所中独一无二的光照性质和特点,对天空的感受是我们开始沉思,并真正了解我们的居住的一种途径。



四节 宇宙秩序

今天我们很少有理由来仰望天空,在时间的长河中,各种不同的人类文明中,农业与仪式性的祭祀不仅以太阳为标志,同样还以变化的天空状况为标志。即使在今天,在每个季节中都存在着一些与天空状况有关的特定感受和活动。秋季的湛蓝色天空意味着收割的季节已经到了,并要为将至的寒冬作好准备;雪后蓝灰的天空则表示气温会有所下降;春季薄雾的天空宣告着雨水的到来,迎接着植物的绿妆;夏日的潮湿天空则将我们驱赶到荫凉处和河边。我们还会通过天空来为一天作好准备,观察天空以确定是否应携带雨具上班。

思考自然光因素的建筑也必须对夜光进行考虑。我们可能会认为运用自然光是关注日出后至日落前这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此时所有的事物都是可见的,但是运用自然光还包括从白昼到夜晚的过渡以及从夜晚到白天的过渡,日出与日落是两个经常被人们注意并赞颂的时刻。太阳首次消失在夜晚,或首次出现在黎明是无法忽视的。罗伯特·格鲁金在《时间与生活的艺术》中说到“虽然我们注意到日出与日落,但却忽略了之前之后更细腻更吸引人的体验……


五节 场地

场所与其它的建筑现象相比,自然光也许是更具有场地的特定性,自然光的色彩、角度和性质都取决与特定的角度,天空的状况和特定场所的条件。为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某个特定地点的光照是什么样的,乌鲁木齐与哈尔滨与广州与上海的光照状况有什么不同,虽然全国有些城市一年中具有相似数量的阴沉天气,晴朗天空主要出现在夏季,在有个别城市天空状况每日变化很大,甚至每几个小时都不同。形成一种变化无常的天气状况。在运用自然光条件进行设计前,必须了解其场所给设计者带来的设计前所需要素。

六节 色彩与形式

天空的状况还影响到自然光的色彩和性质,从而对建筑物的表现以及建造地点的表达产生作用。每个城市都具有某种特定的自然光色彩。这是该地区独特的天空状况所带来的,天空状况还会影响我们对形式的理解,在晴天,色彩会变得生动而饱满,光与影的对比烘托建筑物的深度和三维属性,随着自然光会将材质纹理和设计细节都展示无遗,建筑物的立面也变得充满活力。但在阴沉的天空状况下,自然光暗淡而柔和,光和影的对比微妙而含混,结果是,纹理和设计细节得不到强调,各种建筑形式也变成了二维效果,各种色彩、色调消失殆尽,单调乏味(当然注意了该地区的自然光状态,充分利用该地区阴云多雨的气候类型,适应气候的建筑也会出现别样的感受)。

建筑物的情绪与状态也会随着天空的状况改变而发生变化,随着天空状况从阴沉变为晴朗,建筑物同样也会从一种飘渺、阴郁,缺少色彩的情形转变成一种丰富的生动而又多彩的状态。我们对色彩的感受随着天空的状况以及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着,随着天空的晴朗转为阴沉,以及照度等级的降低,一个红色表面会从鲜红变为朱红,最终变为栗色。由弗兰克· 盖里设计的魏斯曼艺术博物馆的立面就像是一张不锈钢质感的画布,自然光与时间在上面任意挥洒着它们万变的色彩,该地区丰富多变的气候形式构成了一种持续变换的色彩和光照效果。该建筑的立面设计的非常精彩,它映照出密西西比河对岸的日落景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对自己的情绪随光线的变化而转变的经历,以及对色彩的感受随天空状况变化而改变的经历,在《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中提到:光线不同的侧面通常被感受为不同的色彩,多云天空中泛蓝色的光线代表冷静与阴沉,在暴风雨来临前内在的紧张气氛,被紫色光线的愤怒与胁迫感表露无遗,之后破云而出的太阳会投射出带着银色的光芒。色彩调动想象力,随着色彩出现在自然中,那些塑造了各种不同空间的建筑师们就将其作为灵感的来源,每个空间都具有自己的情调和目的……光线所赋予建筑生命的能力依赖于其自身的生命力,和量变性。

路易斯·.康用自然光来为他设计的空间着色,“我不会将颜色涂抹在房间的墙壁上,我不会扰乱自然光线所具有的奇妙本质,是光线创造空间,随着每日的不同时段和每年的不同季节而变化着的光线放射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它们从地面上、家具上,各种材质表面反射过来,共同将光线创造出的空间变成我的空间光线的一种状态。”不同的天气条件,也具有着不同的照度和自然光的分配方式,在一个以阴天为主的地区,自然光会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天穹。在最高点具有最强的光照度,相反在晴天情况下,最强的自然光区域在太阳的周围,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而变化。此外,晴天的自然光强度会很大,为获得相同的自然光量,晴好地区中的窗户尺寸可以比阴天为主的地区小一些。窗户的朝向也会影响自然光的色彩和性质。天气条件还会对选择顶光和侧光产生影响。例如,在阴天如果要获得最大程度的照度的话,顶部采光是最适宜的手段。相反,在晴天,最大光照度则取决于沿太阳运动轨迹设置的窗户位置。只有在对太阳随季节和每日的不同时段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和理解后才能使建筑采光与天气条件互相呼应,这些设计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适应太阳的季节性变化,还可以满足人类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以及舒适性的要求。

路易斯·.康设计的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和英国艺术研究中心都以独特的方式与天气相互呼应。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中细长的天窗和反射窗使得克萨斯酷烈的自然光优雅地导入美术馆的拱顶上,从而将柔和的光线漫射到室内,一系列细长的展示空间重复出现的天窗沿南北方向排列,室外的雕塑展廊成为巨大的蔚蓝天空的景框,定期地变换其中的景象。

七节 气候与场地

生物区域中运用自然光方法还需要考虑气候和场地条件,构成某一地区的周期性气候特征会因建造场地的条件不同而产生微气候情况。正是微气候条件(或场地气候体验)对设计者具有重大影响。“设计者对微气候有着特别的兴趣。这种微气候由整体气候的一些局部因素的变化所形成,如地形、植被、地表状况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人们接触到的是气候的情况,设计者实际上也可以调整的也是结构形式,人们接触到的实际上是可以调整的也是气候情况。”气候与场地不可分割相互联系而且很容易结合起来研究,在进行自然光设计之前需要积累充足的有关微气候的工作经验,也就是对场地条件的分析需要考虑的气候因素包括温度变化、降水量、相对湿度、天空状况以及盛行风向,场地条件包括地形条件、地结构、植被,水文和声源以及景观条件。这些信息可以确定影响自然光采暖、降温等季节性因素,并且将景观、声学等其它因素与运用自然光进行综合考虑,更大范围的气候和场地问题涉及到如何在自然光与场地建筑和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我们需要考虑三种气候因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条件,建筑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与人们使用舒适性的关系。

八节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然光是决定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的关键因素,窗户设计将对如下情形产生影响:室内外空间的联系或分隔程度,与场地形态或视觉联系,与太阳能、风,云和各种气味的关系。20世纪早期在窗体和机械系统方面所获得的进展使设计者们可以将建筑物直接向建筑场地敞开。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自然住宅》书中将这种新的室内外关系进行了描述:当大自然借助玻璃使花园变为建筑而建筑变为花园时,在室内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晨曦之美,天空和大地共同成为空间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使用玻璃的缘故,墙体自身变成了窗户,随着时代的发展,室内室外的分界变得更加精细了,但是,虽然技术淡化了室内外的空间界限,但这些并不意味着这些设计手法是恰如其分或称心如意的,与环境的分隔或联系的程度取决于对概念、经验、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一扇造价高昂的窗户在建筑物的某个区域可以淡化室内外空间的界线,而一扇窄小的深凹的窗户在另一个区域可以强调围合感和室内外的迥异空间对比效果。这里出现的挑战在于窗形式所期望的与环境的联系程度以及微气候的采暖和照明等方面的考虑。

九节 太阳能的获得

为了有效的利用室内空间,建造场地自身的自然光必须充足,如果场地无法获得自然光,则任何建筑、房间或窗户的设计手段都无济于事,除了最炎热的地区外,建筑场地必须获得太阳能,而建筑物必须保证对太阳能进行控制。场地水平面的二维尺度的土地和坐落其上的建筑物、植被的共同构成整体,它们限定出场地的边界,但那些不受产权地界限制的环境因素,也会对自然光状况产生影响,为了将周围环境景观、太阳运行、天空状况和微气候等因素需要同时进行考虑。我们需要在水平方面和竖直方向来拓宽场地的边界,对自然光的运用来讲,场地必须视为三维对象,包括场地的边界可以向下延伸至地下,向上则可以涵盖天空和太阳。获得太阳光直射光线,或非直射光线会带来不同的场地问题,设计者首先必须确定哪些活动需要直射自然光,哪些不需要,为了保证在一天中或一年中的恰当时候获得照射,设计者必须建立设计准则,来区分何时需要太阳光,何时需要自然光之后,这些信息就可以用于对现有场地条件进行评估,并确定太阳光的光照设计方法。如果需要直射自然光进行照明和被动式采暖,设计者必须在场地上确定“太阳能采光窗”的位置,采光窗是一个三维构件,由建筑物在一天中或一年中所要获得的自然光的时段内太阳能所处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

十节 舒适性

人类对气候和场地条件的感受也是对照明和采暖的舒适性的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地球的大多数地方生存,但生存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差距,我们需要拥有某种程度的舒适和快乐,从而超越生存水平,气候的舒适则是一种相对的元素,取决我们的忍耐程度以及以往的经验,气候对人类生活有独特的含义,自然使人类具有灵活性,所以生命总是不断调整来适应环境和周围的境况。

作为人类社会,我们并不能够区分开以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人类需求的技术。现在是对哪些技术将我们引向可持续的未来,而哪些技术使我们偏离了这一目标,进而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各种各样的自然光设计技术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光线管、自然光反射装置、高技术窗体、太阳能光电板覆盖材料以及环境控制系统等都反应了我们对新技术的美好憧憬,各种自然光设计方法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各种手段的性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创新和研究的继续,我们会进一步拓宽加深在各种技术的应用程度和使用效能。

未来发展趋势

一节 建筑采光照明发展的回眸

   回眸20世纪建筑采光照明的发展,人们首先想到1879年爱迪生发明的碳丝白炽灯,使建筑照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随后荧光灯、汞灯、高低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紧凑型荧光灯,高频无极荧光灯、微波硫灯等新型电光源的出现;激光、光纤、发光二极管灯以及品种繁多的玻璃和PC透光材料在建筑采光照明中的应用,使建筑采光照明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总结分析20世纪建筑采光照明的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影响照明科技进步的一个因素。照明和建筑受社会与文化思潮影响之深,是其他工程学科所不及的。有人说照明界的兴旺是以富裕的经济条件为前提和后盾的。经济是推动采光照明技术进步的杠杆。

  (二)建筑业的发展,客观的需要和人对光的追求是促进采光照明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二因素。

(三)相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是采光照明发展的第三因素。和采光照明关系最密切的有建筑学、电工学、能源科学、美学、机械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等。

二节 照明设计理念正在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照明设计一直是以照明的照亮度、均匀度、立体感、眩光、显色性指数和物体的颜色参数等物理量为标准进行设计和照明效果的评价。随着经济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照明环境不仅在数量指标方面应达到标准的要求,更希望在一个舒适、明亮并富有艺术魅力的照明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量的视觉试验成果表明,在实际环境中照明质量似乎控制着数量,并决定着感觉的评价。因此,我们的设计和研究重点也将向体现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非定量评价照明质量方面转移。

  CIE召开有关舒适、灵活和个性化照明专题研讨会,后来又召开了照明质量的专题研讨会,人们都认为照明质量的定量和非定量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涉及因素甚多的问题。但是一个优秀的照明设计既要满足(或达到)科学实验已验证过的量化指标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影响照明质量的非定量因素。英国Loe博士提出的人对整个光环境总体效果评价的设计战略,也就是综合考虑人的视觉特性、舒适感、建筑和照明艺术和节能等因素,从光文化高度,以人为本,把艺术和科学融为一体,最后求得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能的照明效果。

  目前,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照明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全面考虑影响照明质量的定量和非定量因子,最后评价照明优劣的工作。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三节 建筑化采光照明在不断发展

   20世纪50年后,国际上流行的建筑化照明,将照明与建筑融为一体,把照明设备作为一个建筑构件和建筑相关部分如顶棚、柱、墙壁、门、窗和室内家俱等进行统一设计,创造建筑师所追求的灯光和艺术效果。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建筑和照明科技的进步,新光源、新灯具不断出现,为建筑化照明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建筑师和照明工程师合作,在工程上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化照明实例,使建筑化照明不断发展。预计21世纪的建筑化照明将有新的更大发展。

四节 智能采光设计的飞速发展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托夫勒在《未来学家谈未来》一书中,他系统地分析了当今社会,指出人类正处在一个无声的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住处革命过程之中。这场革命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将远远超过由于蒸汽机的发明而出现的动力革命。

由于世界经济结构向国际化和高增值型方向发展,信息行业和计算机软件猛增,OA,FA,HA的不断出现,办公事务要求高效化等因素而促使美、英、日、德等不少国家兴建了大批"智能建筑",特别是智能办公大厦的出现,使建筑要求与设计方法跟传统的办公楼比,大为不同。缺少的照明部分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就是所谓"智能照明"技术随之出现,并迅速地向前发展,以致形成照明发展又一个重要趋势。

本世纪是能源即将枯竭的时代,而自然光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能源,也是大自然给予地球生灵的伟大力量。如何利用好自然光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更是21世纪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在未来时代中,我们将不断在建筑以及其它相关行业中不断对自然光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利用,让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一伟大神奇的力量在我们手中得以发挥

后记

在本文中提及自然光在建筑中的各种运用方法,及在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等主题环境的感召下所产生的各种节能的建筑材料、建筑配件和技术手段,都是创建优秀节能建筑的理论立足点。在未来建筑中,充分把握建筑形式对自然光进行控制和利用,是建设未来节能型社会的重要因素。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可持续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文章最后,我们应该用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话作为结尾:

“我认为有生命物和无生物是两个极端……但我觉得即使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灭绝了,太阳也依然会放射光芒,雨滴也依然会堕落。我们离不开自然,但自然并不需要我们。”

──路易斯·康

参考文献

鲁斯•亨德勒《变换的自然光》

罗伯特•格鲁金《时间与生活的艺术》

《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自然住宅》

埃•托夫勒《未来学家谈未来》

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

M•德瓦洛夫斯基《阳光与建筑》

吉林建筑设计院《建筑日照设计》

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

约翰•O•西蒙兹 《景观设计学》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2170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