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书法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资讯】跟着总书记学习东坡诗文里的传统文化

2022-06-09 14:17:37   文章来源:央视时政、新华社、四川日报等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先后考察了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三苏祠,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动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东坡名句。如:“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等。

三苏文化涵盖丰富,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当代影响力至今未泯,激发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三苏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三苏祠院内,两棵600多年的银杏树和一棵千年老榕树依然在萌发新枝。祠内保存很多清代建筑,园林中的东坡盘陀像颇具豪放之气。

三苏祠内的老榕树 

三苏祠内保存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上万件文物和文献资料。眉山的文化盛于宋代,在“唐宋八大家”中,“三苏”父子占了三席,尤以苏东坡成就最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诗题材广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挥洒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人们喜爱苏东坡,不仅在于他艺术成就之高,更在于他的家国情怀。

三苏祠内的听荷轩 

党的十八大以来,眉山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13年“4·20”芦山地震,三苏祠严重受损,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实施文物古建筑本体维修等7个项目,原汁原味的修复,保持了古祠原有风貌。

2014年底建成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陆地和水域面积达3000余亩,公园里老泉桥、醉月桥等13座桥的名称皆来自“三苏”生平故事或文学创作。

2017年7月四川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评选出苏东坡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10人向社会公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三苏祠内的东坡书院 

苏东坡的影响力还遍及世界,他的传世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很多海外华侨华人思念祖国时常常引用。201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肯定三苏祠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2019年9月《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施行,遗址遗迹按照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实行分层次保护。如今的三苏祠,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1至5月,三苏祠举办“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一批珍贵文物首次与公众见面。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

学习东坡名句



















END

中华美网编辑/匡德胜  编审/王刚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92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