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能从之前经历的挫折中快速成熟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从此,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充分证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
当前,以延安精神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要求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准确把握“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一重要论断的内涵要义。
二是要在党的百年历史长河中,深刻理解“三农”与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内蕴血脉关系和内在本质联系。
我们党最早就是一个农民成分占比最大的党,始终与“三农”有着割不断的情感联系,始终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己任,始终把农民作为最可信的依靠力量,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就得在“三农”上找寻答案。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安全,大国小农、农民众多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村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后院,未来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将更加凸显,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国家就得在“三农”上捋清逻辑。中华民族主体是农耕民族,农耕文明决定了民族基因、影响着民族品格、铸就了民族自信,更好理解我们这个民族就得在“三农”上追根溯源。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农”要发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从百年来我们党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好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开创“三农”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推进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牢固树立跳出“三农”抓“三农”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继续用好改革创新这一法宝,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进一步深刻领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我们必须时刻明白,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我们必须时刻清醒,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们必须时刻懂得,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定向,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乡村振兴具有根本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乡村振兴具有坚强制度保障。优秀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和国人的乡村情结历久弥深,现代城市文明导入融汇,乡村振兴具有深厚文化土壤。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振兴具有雄厚物质基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各地积累的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乡村振兴具有扎实工作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感动山河。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八年如一日地苦干实干,靠的就是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我们在享受胜利带来喜悦的同时,更应用心感悟脱贫攻坚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方能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行稳致远。要继续“上下同心”增强大局意识,要继续“尽锐出战”提高主动作为,要持续“精准务实”促进科学实干,要持续“开拓创新”推动工作高质量,要持续“攻坚克难”练就过硬本领,要持续“不负人民”锤炼政治品格。继续发扬与贫困群众一块苦、一块累、一块干的奋斗精神,用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热爱呈现积极向上、不负人民的昂扬姿态,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做到“两个维护”。
(作者:李伯祥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宣传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中华美网编辑/匡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