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非遗推荐】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实践概念进入中国近二十年的今天,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这些年的实践与探索,有关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产业、消费、伦理、共同体等概念关系和法律规则等问题逐渐清晰,有些悖论也得到较深入的辨析。现在,从这些广义概念的讨论开始转向对“非遗进校园”和“学科建设”等具体实践操作的探讨,对此,无论是从传承人或传承人共同体、学者或学科,还是社会或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试图集中讨论非遗从社会实践到(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澄清的一些问题,其出发点(核心命题)是: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实践概念,而“文化遗产”是一个学术和学科概念,所以,在学科建设中,“文化遗产”应该,而且可以,构成包括非遗在内的学术话语体系,体现出跨学科特质。为此,在进行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中,有必要首先完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而构建“文化遗产”的学科范式,将其发展为常规学术范畴并形成学术共同体。这个命题的前提如下:
前提一:在概念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化遗产....
2021-10-09 11:26:13 浏览量:2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