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中感受上海城市美学
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上海地下电台联络员李白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舞剧自2019年4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以来,至今已经演出超过一百场,不仅获得了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最高奖项,而且爆红出圈,在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如今,随着新一轮全国巡演的开启,该作品已经成为“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发生在被诸多文学影视作品演绎过的老上海。上海的美,似乎是多元的,她在张爱玲的笔下是一段泛着冷调柔光的丝绸,在丰子恺的画中却更像是一碗冒着香气的甜汤。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摩登”仿佛成为了上海唯一的标签。所以,突破现有的视听符号,打造属于《电波》这个作品独有的地理空间,发现潜藏在摩登外表下,缓缓流淌的质朴真实,挖掘最能打动人心的文化底色,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去构建的美学气质。
舞蹈及场景设计上寻找海派气质
人物服装造型上传递独特韵味
在为人物设计形象时,一直在思考怎样突破大众对上海女性形象的固有认知。以上海石库门为背景的女性形象,日常生活中的她们并没有那么西化,选择较低的发髻流露出十足的古典韵味,配以非常简单的中分小刘海,衬出她们温婉干净的东方女性形象,展现出了质朴优雅的时代气质。
这段舞蹈语汇的设计不刻意追求造型动作的张力,而是在呼吸间带动肢体自然流动,身体的幅度、面容的情绪传递和视线的流转顾盼都只在七八分的样子,不蔓不枝,静默成诗。服装设计阳东霖在设计里“保留旗袍古典雅致的美感,设计避开了有腰省修饰身体、体现曲线的改良版旗袍,选择无省的古典型旗袍,设计出来的袍服不修饰曲线,不刻意雕塑三围,略显腰身,以‘平’‘整’为美。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平’‘整’之形,体现出剧中上海女子别样的雅致与细腻,它脱胎于传统中装制衣工艺与文化审美意识
同时也是克制设计理念的一种呈现。”这也与舞蹈动机创作的理念相得益彰。
音乐、人物创作上追求真挚共情
无论是开篇将时代感缓缓带入的钢琴还是李侠、兰芬生死诀别时如泣如诉的大提琴,抑或是最后英雄赴死慷慨悲壮的交响乐,都是从地理空间这个“骨架”向着人文空间的“血肉”无限延展,渗透。随着创作不断深入,李侠、兰芬、老方、小裁缝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在那个峥嵘岁月里奋不顾身撞击灵魂的爱与信念,就是人性的大美。
上海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美学气质,每一代创作者都在竭力找寻自己诉说美的方式,在《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上,在氤氲的烟火气和厚重的时代感中,他又丰满重生。
如果长河无声奔流的是岁月是气魄,那从未消逝的爱与信念是上海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