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书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详情

汪正科

成就:汪正科集编、导、演和指挥于一身,排练演出的青阳腔剧目,唱腔稳定优美,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声音洪亮,气势恢宏,能有效调动观众情绪,达到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默契配合的演出效果。

人物简介

汪正科,青阳县杜村镇长垅汪家村人,祖籍枞阳县六丈汪家。汪老的祖父是个秀才,从江北逃荒到江南落户杜村长垅,以教书授业为生。与青阳腔结缘是从他父亲开始的。定居长垅后,他的父亲很快就被当地山歌、小调深深吸引,对于唱腔高亢悠扬,涵纳了皖南地方农村生活习惯、民间风俗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青阳腔更是着迷。

人物详情本广告位招租A

【中华美网·非遗人物】汪正科:非遗传承之——乐舞戏曲

2021-09-15 14:16:22   文章来源:非遗人物

汪正科,青阳县杜村镇长垅汪家村人,祖籍枞阳县六丈汪家。汪老的祖父是个秀才,从江北逃荒到江南落户杜村长垅,以教书授业为生。与青阳腔结缘是从他父亲开始的。定居长垅后,他的父亲很快就被当地山歌、小调深深吸引,对于唱腔高亢悠扬,涵纳了皖南地方农村生活习惯、民间风俗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青阳腔更是着迷。

青阳腔以口传身授方式代代传承。先师承池州市贵池区董家冲人刘干明(出生于19世纪末),后师承青阳县人潘双贵(出生于20世纪初)。汪正科集编、导、演和指挥于一身,排练演出的青阳腔剧目,唱腔稳定优美,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声音洪亮,气势恢宏,能有效调动观众情绪,达到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默契配合的演出效果。念、做、打、唱,有板有眼,极符合观众欣赏习惯和要求。滚调”运用,灵活多变,更加彰显了青阳腔特色。并多次为国家、省内专家学者作展示表演。


被誉为京剧“鼻祖”的青阳腔在九华山一带俗称“大戏”(黄梅戏为“小戏”)。青阳腔诞生于明代嘉靖(1522~1566)年间,是余姚腔、弋阳腔流入安徽青阳后,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结合而成,并创造了腔、滚(“滚调”)结合的歌唱形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驱鬼、禳灾、祈福的民间戏曲艺术,历世代沧桑数百年。在这样一个地方特色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加上父、兄的影响下,汪老自小就对青阳腔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汪老少年时,受家庭当时生活环境制约,没能系统地完成学业,断断续续半工半读。尽管如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随父兄和乡里的长辈学唱目连戏。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长垅地处九华山西侧的腹地,是贵池、安庆、九江等上江一带上九华朝山的必经之路,鼎盛时期,仅长垅自然村就有一百多户人家。每年的清明、冬至、中秋、春节以及农闲时节,村民们都有演目连戏习俗;小孩生病,家庭遭难,六畜不兴,人们都会请上剧团唱上一出。为此,汪氏宗族每年从公堂中拿出一部分费用让汪氏后人学习、演唱青阳腔。汪老十四岁那年曾先后拜当地青阳腔名师刘干明、潘双贵为师学习青腔的各种剧目。在两位师傅的悉心教导下,年轻时的汪老就已是生、旦、净、末、丑、外、贴;吹、打、编、演、唱样样精通。那时汪正科随剧团常年受到九华山、贵池的刘街、西山、潘桥、秋村、夏川、乃至更远的祁门、东至、南陵等地的邀演。也正因为有这段扎实的学艺表演经历,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他成为青阳腔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 
文革期间,目连戏曾一度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禁止,对于一个热爱演唱青阳腔的人来说,汪正科那段日子是最痛苦的,一身的激情和对青阳腔的热爱不能表达。嗓子发痒的时候,就趁进山打柴的机会,或躲在没人的旷野里偷偷吼上几段。用汪老的话说:“我就是喜欢,只要开口一唱,浑身都是劲。唱青阳腔———提神!”
青阳腔给汪老的人生确实带来了欢乐、安慰,也招来过不幸。这件事得从一个下放知青说起。文革期间,一个有海外关系的上海知青下放到长垅,知青的父亲是旧军队中的军官,解放时去了台湾。在长垅,他不仅政治上受到压制,生活也清苦无依,汪老非常同情这个年轻人的遭遇,从生活、精神上关心他;没吃没喝的时候,汪老一家都会送上一口热汤热饭。汪老一家的善行,引起了当时一些人的不满,再加上平日里汪老热迷“封建迷信”的青阳腔,并公开反对当时对青阳腔戏本、古书典籍等传统文化的破坏,“两罪俱发”,被定性为“现行反革命”。
从1969年“获罪”到1981年底平反昭雪,12年的“劳动改造”没有消磨汪老对青阳腔的热爱,像沉寂多年的火山,积蓄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便是一发不可收。1996年,九华山佛教协会召开“文革”后第一次“祈求众生安乐祥和”的“阴骘大会”,汪老受大会组委会委托,组建“长垅目连戏剧团”。从招募、培训演员到置办锣鼓家什,汪老倾力而为,一手操持。当万事俱备,一个新的问题又使他一筹莫展: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几乎销毁了民间所有戏本,汪老寝食难安。为了寻访戏本,汪老只身深入周边县区,遍访民间,足迹遍至祁门、东至、安庆、贵池、南陵等青阳腔流行区域。终于,通过一个昔日戏友的指点,探到贵池刘街风河刘家还残存一出目连戏剧本,他十分清楚,这恐怕是散逸民间的孤本了。戏本的主人当时不肯把本子拿出来,他就在堂前一段一段的唱戏文,最后,主人被汪老的痴情感动,爬上楼梯端出了那本沉甸甸积满灰尘的光绪版《目连戏》戏本。当剧本的主人提出三百元转让时,汪老掏空身上所有的口袋还差五十元。他二话没说,立刻折返十余里,从附近的一个亲戚那里借来五十元购下了这本旷世孤本。汪老像得了宝贝似的,生怕对方反悔,踩着自行车一气赶了数十里山路回到长垅。于是,在隔世近四十年之后,这个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艺术奇葩再度绽放人间。
眼下青阳腔“长垅目连戏剧团”虽有二十余人,但青阳腔的传承问题还是令老人担忧:老艺人相继谢世,村里的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小孩,无能力演出。以2006年的那次调演为例,当时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汪红星正在外地打工,抽不开身,最后还是汪老以外公的身份,让汪红星的母亲强令汪红星回家才解了燃眉之急。此外,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生活,也不断冲击着青阳腔的生存空间,缘此种种,青阳腔近年来出现了萎缩、滑坡趋势,严重威胁着它的生存与延续。我问老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老人提出“能否建立一个以村茶、林场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支撑,农忙时工作,农闲时学习演唱青阳腔,这样既解决了剧团人员的生活问题,又有利于青阳腔的传承发展。”不管老人的想法是否行得通,但探索产业化运作模式不失为青阳腔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74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