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画像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书法雄冠当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且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传世著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一、书香子弟,唤鱼结缘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一户小康人家,是初唐大臣苏味道后裔。其祖父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父亲苏洵,即《三字经》中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从头再读《论语》《孟子》及韩愈文章,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籍,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达六、七年,终于成为北宋文学家。他擅长散文,尤其政论文章,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声名远扬,史无前例。
四川眉山——三苏祠
苏轼母亲程氏知书达理,为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给时年十九岁的苏洵为妻。婚后相夫教子,亲授苏轼兄弟诗书。苏轼年及弱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少年时,苏轼、苏辙兄弟在家乡天庆观读书,接受道教的启蒙教育,得到启蒙老师张易简道长青睐,使其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北宋皇佑五年(1053 年),苏轼到青神县中岩书院读书。拜其父苏洵的好友、名儒王方为师,与弟弟苏辙负笈求学三年。王方为青神乡贡进士。他十分喜爱聪明好学的苏轼,常携苏轼到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的一泓绿水畔吟诗咏赋。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贴》
一天,苏轼见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便对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于是王方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可惜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最后苏轼才缓缓展出他的题名:"唤鱼池",令众人拍手叫绝。苏轼正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也使丫鬟从瑞草桥家中送来了题名,红纸怡上,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王方暗喜,此乃天作之合,便托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是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苏轼手书的"唤鱼池"三字被刻在了赤壁之上,秀美俊拔。在苏轼19岁的那一年,他与16岁娇羞美丽的王弗结婚了。
洞房花烛夜,苏轼为王弗写了一首词《南乡子》“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这是苏轼最早开始尝试填词之作。这也是苏轼最肉麻的一首词,他连用了7位诗人的名句,采用的是集句的形式,东抄一句,西搬一句,硬生生地拼出了这首妙文,将自家妻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句,“豁得平生俊气无”。什么是温柔乡?这就是温柔乡!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四川话至今依然把哄人叫做“豁”人,他这个“豁”,大概就是“哄”的意思吧!一位被老婆哄得快失了平生之志的男人,跃然纸上!
豁得平生俊气无
二、一试成名,祸福相依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赴汴京(开封)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文章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辙名列第五。兄弟同榜及第,轰动京师。欧阳修盛赞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是年四月,苏轼母亲程氏卒於眉山。他与弟辙奔丧归里。嘉佑四年(1059),苏轼与弟辙服除,与父洵再赴汴京。嘉祐五年(1060年),经集贤殿大学士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与弟辙参加制科考试。苏轼破格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苏辙入第五等。制科是宋代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意在优中选优,从年轻学子中发现高等级人才。宋朝的制科考试分为五等,一等和二等都是虚设并不真正录取人,一般情况下,录取的考生入第四等,落榜的考生入第五等。至于第三等,通常也不录取人。
自宋初以来,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入了第三等,而且第三等还分为三等和三等次,吴育是三等次,而苏轼是三等,为宋朝开国一百多年来的开山第一人。得遇如此人才,宋仁宗欣喜若狂。回到后宫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初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苏轼性情率真耿直,而夫人王弗精通诗书,记性尤佳。她常常劝苏轼交友谨慎。如果有客人来说政事,她往往会坐在幕帘后面观言察色,判断是非,辨别忠奸。她曾提醒苏轼远离同科进士章淳。在以后的朝廷纷争中,章淳确是陷害苏轼的重要人物之一!
苏轼绘画——《古木怪石图》
可惜天命无常。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殁,英宗即位。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于京师开封,年方27岁。所余一子苏迈,年仅6岁。苏轼遭受了一生中第一次沉重的打击。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儿媳去世素食3日,同意将王弗安葬在苏母程氏墓旁,并在坟墓周边山头种了3万株香樟树,以寄哀思。治平三年(1066年)二月,王弗去世三年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为继室。王润之字季璋,比苏轼小十一岁,长得颇有堂姐风韵。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对王弗的儿子苏迈视如己出,无微不至地关心丈夫,是一位贤妻良母。后生了苏迨、苏过,敕封为同安郡君,深得苏轼敬重。
苏轼与王弗塑像
三、诋贬杭州,幸得朝云
治平三年四月,苏洵卒于京师。治平四年,苏轼与弟辙扶柩还乡。同年,宋英宗皇帝升遐,皇太子顼即皇帝位,是为宋神宗。苏轼在家守孝三年后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廷新旧党争异常激烈。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当初他所见的“平和世界”。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是愤怒,让御史谢景温妄奏轼罪,穷治无果,方才寝议。
苏轼乞请外调,被派往杭州任通判。一日,他与几位好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款款走来,坐在苏轼身边,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芬芳,沁入他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妆,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酒酣人畅之际,本是艳阳夕照,波光潋滟的西湖,气候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番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
苏轼热情迸发,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以西湖旖旎的风光,寄寓着自己初遇王朝云为之心动的感情。见到苏轼的诗,获知他的艳遇后,通情达理的王润之便暗中重金买下王朝云当丫鬟。王朝云,字子霞,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余杭)人。家境贫寒,12岁便沦落风尘,成为西湖名伎。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淡雅气质。由于仰慕苏轼才华,且受苏夫人善待,朝云虽然年幼,却聪颖灵慧,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
天生丽质——能歌善舞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他梦见原配夫人王弗,便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是文学史上众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九百多年来一直被人广为传诵。苏轼的那种情感、那种沉痛、那种深切,足以让后人感动,与其同样"泪千行"了!
小轩窗——正梳妆
四、乌台诗案,死里逃生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任徐州知州。七月,黄河决口于澶渊,水困徐州,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他临危不惧,亲荷畚锸,布衣草屦,“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民众一道筑堤抢险,终于使徐州城转危为安。徐州人特在黄河南岸建了“黄楼”,以颂其功德。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43岁的苏轼又调往湖州任知州。上任后,他给神宗皇帝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的官样文章,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点个人感情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苏轼到任湖州太守后,曾游飞英塔并留下了诗作:"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乡,震泽浮云天"。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王润之惊闻苏轼因文字获罪被捕后,便将苏轼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一把火给烧了。当御史台派人搜查苏轼的诗稿、书信等罪证时,一无所获。这虽然得以保护苏轼,却也导致后人看不到苏轼的许多早期文章,令人遗憾。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而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当时已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他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贬谪生涯。
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苏轼带家人到达黄州,寓居定惠院,他写了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寺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以孤鸿自喻,表示孤高自赏、不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反映在政治上失意的孤独与寂寞。团练副使,官位极低,微薄的俸禄已经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这时王润之勤俭持家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即使如此,日子依旧艰苦。当年八月,友人马正卿为苏轼请得黄州城东荒地数十亩,让他垦种以解决生活问题。苏轼开垦种植,筑室雪堂,作为游息之地,自书“东坡雪堂”四字以榜之,号东坡居士。
黄冈名胜——东坡赤壁
苏轼曾在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在黄州期间,苏轼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豪迈的诗句,寄托着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与苏东坡夫妇共度患难的王朝云甘愿清贫,布衣荆钗,悉心为苏东坡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炖,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东坡肉
五、东山再起,再知杭州
1084年(元丰七年)三月,苏轼又接到诏命,将他改为汝州团练副使,易地京西北路安置。苏轼接到诏令后不敢怠慢,四月中旬便携家启程。七月二十八日,当他们的船停泊在金陵江岸时,苏轼与朝云的唯一儿子苏遯中暑不治,夭亡在王朝云的怀抱里。年近半百的东坡先生,因为添了这个儿子,郁郁寡欢的心情得到莫大的抚慰。然而刚刚半年,孩子就意外夭折,这使他陷入极度悲恸之中。他写了一首让人哀毁的诗: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这些催人泪下的诗句,既是东坡先生人生苦难的"诗史",也是其与朝云相知相慰的告白。
苏轼绘画——《潇湘竹石图》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元丰八年(1085),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苏轼也青云直上,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短短l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高太后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
一日,东坡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王朝云与东坡先生相知之深,可谓一举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从此对王朝云更加爱怜。当苏轼看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苏轼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至此,他是既不能被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旧地重临,杭州百姓沿路焚香鸣炮欢迎他们所爱戴的父母官。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苏堤春晓”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杭州西湖——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今安徽阜阳)任知州,他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一年后,58岁的苏轼以兵部尚书被召还京,复兼侍读。是年南郊,苏轼为卤簿使,寻迁礼部尚书,迁端明、侍读学士。不幸的是,他的继室王润之卒于京师。临死前,她把王朝云叫到床前并嘱托:永远不要离开苏轼。可见她对苏轼的爱已经超越一切。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其人生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
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城县(今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好古博学,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王润之的死让苏轼看破红尘,转而爱上了佛家之道。他一度认为尘世间的一切让他痛苦,只有佛学能让他解脱,不再记起过往的种种!
苏东坡与王润之塑像
六、流落儋州,客死他乡
元祐八年(l093年)9月,高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改元“绍圣”(绍述宋神宗之政)。在高太后摄政时,哲宗基本是个局外人,很是郁闷。刚一亲政,他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用章惇为宰相,无情打击太后起用的元祜党人。苏东坡被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御史论苏轼掌内外制日所作的诗词,讥斥先朝,将刚上任定州太守1个月的苏轼再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惠州地处岭南,山高路远,瘴气弥漫,古为南蛮荒地。眼见难有起复之望,身边侍儿姬妾人心惶惶,苏东坡只好将他们遣送。
苏东坡的朋友蒋某为他送行,看见一位叫春娘的姬妾风姿卓越,便要以一匹白马相换美妾。苏东坡点头应允。但这个才貌双全的姬妾却不肯,指责苏东坡道:你这个堂堂苏学士,美其名曰怜香惜玉,却要将人换马!激愤之下,竟当场撞槐而死。令人唏嘘不已!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不离不弃,追随年近6旬的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到了惠州。“东坡处处筑苏堤”。他到惠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资疏浚惠州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这是苏轼一生筑过的第三条长堤。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蔚然成韵。
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唱东坡所写的《蝶恋花》词,为他聊解愁闷。“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苏轼大笑:"我正悲秋,你又开始伤春了!"在政敌的迫害下,苏轼的生涯类转蓬,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遭受的打击大。朝云唱到那两句时,想起东坡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对他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同感在心。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而东坡亦是知她的这份真心,才故意笑而劝慰,两人之知心,可见一斑。
不幸的是,王朝云在惠州遭遇瘟疫,身体逐渐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苏东坡拜佛念经,寻医煎药,乞求她康复。但从小生长于山水胜地杭州的朝云为花肌雪肠之人,最终耐不住岭南闷热恶劣的气候,不久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东坡尊重朝云的遗愿,于绍圣三年八月三日,把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那里原本不叫西湖、也不叫孤山,可是朝云本是杭州姑娘,东坡就给这两个地方改了名字。他亲笔为她写下四句禅谒《墓志铭》的铭文: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在朝云的坟墓旁边建了一个亭子,命名为“六如亭”,亭子两旁的对联上写着“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失去了红颜知己解语花的苏东坡,惟有借酒浇愁。从此,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如果朝云得知60岁之后的苏东坡居然又再被贬到大海中有一处叫“天涯海角”的孤岛时,该是怎样的心痛呀!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儋州(今海南岛)。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但与世无争的苏轼竟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学苏轼。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哲宗去世,端王赵佶继位,即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被调廉州安置,后任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从儋州回归的途中,复任朝奉郎,苏轼写下了令人心酸的自嘲诗句:“心如槁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东坡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次年,其子苏过遵苏轼遗嘱,将父亲灵柩运至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圆了他与王润之同穴合葬之愿。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苏东坡塑像
END
中华美网编辑/匡德胜 编审/王刚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