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我们来聊聊戏曲表演中一种重要的舞台道具——盔头。
简单来说,盔头就是传统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头上所戴的帽子,是舞台道具的一种。它来源于古代生活中的实用性帽冠,但与实用帽冠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盔头是艺术实践的结果,演员佩戴盔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图1 永乐宫壁画中的盔头
盔头的种类有很多。从质地上来说,通常分为硬胎盔头、软胎盔头和软硬结合胎盔头。以大家广为熟悉的京剧和昆曲为例,京剧中武戏较多,硬胎盔头用得比较多,种类也很丰富;昆曲以文戏为主,软胎盔头用得较多,种类相对单一。
图2 清宫戏画中的盔头
硬胎盔头中,大家最熟悉的是王帽和凤冠。
王帽即戏中扮演皇帝的角色所用。其主要特征是帽胎刷黑、贴金、点蓝绸、龙首饰珠须。脑额有两个大绒球,脑后有两根竖立的龙形帽翅,俗称“朝天翅”。
图3 王冠
凤冠通常指的是大凤冠,戏中扮演王后、妃嫔、命妇、公主或官家小姐婚聘时所用的大礼冠。其基本造型为:正面帽胎呈扇状,满缀珠饰,脑额正中有一只大凤,口衔珠穗。正凤两边和左右挂耳分别饰以偏凤和立体凤。挂耳底端挂大排穗。脑后抱攥挂后排穗。
图4 凤冠
常见的硬胎盔头还有九龙冠、平顶冠、相纱、相貂、金雕、侯帽、帅盔、太子盔、扎巾盔、夫子盔、荷叶盔、八角冠、八面威、太监帽等。
图5 九龙冠
九龙冠和平顶冠也都是扮演帝王的角色所戴。与王帽不同,九龙冠为便帽,即帝王在朝堂之下的燕居场景所戴。九龙冠有硬胎体制,也有软巾制作,即软胎。硬胎九龙冠以纱胎为主,故也称“纱胎九龙冠”。其主要特征是一体式帽胎,满贴金,点蓝绸,饰珠须,脑额正中饰一只大绒球。
图6 平顶冠
平顶冠也叫“平天冠”,是古代帝王在重大祭典场合所戴。戏曲表演中一般用于扮演汉代或汉代以前的帝王、仙界玉皇大帝以及冥界阎王时所戴。其基本特征是冠顶有冕板,前后垂旒珠,饰绒球珠须。
图7 相纱
相纱和相貂均为戏中扮宰相者所戴。相纱通体黑色,鞔胎,即表面鞔黑色绉缎。脑后插一对又细又长的帽翅,分别向左右伸展开来。
图8 相雕
相貂,也叫“相雕”或“改良相纱”,形制与相纱相仿,但装饰较多,比相纱分量重。身居相位且位高权重者戴之。相貂有纱胎和鞔胎两种。常见相貂为纱胎。其重要特征是贴金、点蓝绸,脑额上饰火焰,后扇正面饰对面龙、两侧饰行龙。脑后插一对草龙纹朝天翅和一对长帽翅。长帽翅向左右伸展开来,翅上饰立体龙。
图9 文阳
金雕又叫“文阳帽”“汾阳帽”或“天官帽”,戏中扮皇族之地位尊贵者或其他位高权重的高官所戴。如《打严嵩》之严嵩、《御碑亭》之申嵩、《连环套》之彭彭等人戴之。其形制与王帽有些相似,但前后扇帽胎为方形,贴金,点蓝绸,脑额上饰两只绒球,脑后插一对立翅和一对如意头形帽翅,俗称“镗翅”。镗翅向左右伸展,翅上饰行龙和珠须。金雕属两用盔头,去掉镗翅还可当大镫使用,大镫也是盔头的一种。
图10 侯帽
侯帽,顾名思义,为戏中居侯位、扮王爷者所用。如《二进宫》之定国公徐延昭、《打金枝》之汾阳王郭子仪等人戴之。其帽顶有一平盖,四边垂檐,檐为双层。左右帽翅宽大下垂,戴在头上时恰好遮在耳朵上方,由此得名“耳不闻”,寓意戴此帽之元勋忠臣忠心报国、不听谗言。
图11 夫子盔
其他如帅盔、太子盔等不一一赘述。此前所提到的硬胎盔头,除凤冠外,其他旦角盔头还有蝴蝶盔、七星额子、女帅盔、老旦帅盔、昭君盔、过桥、梅妃大过桥、额子、青白蛇额子、鱼婆罩等。
图12 蝴蝶盔
其中,蝴蝶盔因帽顶有一只大蝴蝶而得名,为年轻女将所用。七星额子绒球较多,额上有三层绒球,每层有七只绒球,故名“七星额子”。
图13 七星额子
女帅盔为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提出的改良盔,形如七星额子,头顶装帅盔。老旦帅盔与凤冠有些相似,头顶安装盔叉。
图14 老旦帅盔
昭君盔和梅妃大过桥为专用盔头,即戏中扮演王昭君和梅妃者所用。戏中类似的专用盔头有很多,譬如木兰盔、青白蛇额子、马超盔、萧何盔、夜奔盔、夫子巾等,都是专人专用盔头。
图15 梅妃大过桥
过桥有大过桥和小过桥之分。大过桥又叫“女套翅”,偏妃、公主等戴之。《回荆州》里孙夫人在梆子戏中即戴大过桥。宫女一般戴小过桥。
图16 大过桥
图17 白蛇额子
额子有男用、女用之分。男用额子通常配合软硬盔头而戴,主要有大额子和小额子两种。女用额子是一种戴在额头上方的装饰物,其形制与过桥相仿,但比过桥更为简单。常见女用额子大致有女额子、女兵额子、青蛇额子和白蛇额子几种。女额子为一般女将所戴,女兵额子为女兵所戴,青白蛇额子则专为《白蛇传》中的青白蛇所戴。(编辑:李思家)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