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布依族所生产的香是“竹签香”,今年73岁的余荣珍是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制香传承人,从小由于家庭生活艰苦,十二岁跟着父母学习制香至今。布依水磨制香技艺,从配料到出香,工艺非常复杂。按古法制作,通过选定制香原料、制作香粑、香面、香泥,经过削竹签、打磨、搓揉、上泥、擀香、压香、晾晒等十余道工序制作出均匀、精致的香条。香车河村布依传统制香,按其长短,可分为长香和短香;按颜色可分为青香和红香。由于用料讲究、工艺复杂、种类繁多,其水磨制香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介绍:
“故央” ——布依族传统手工水磨制香技艺,流传于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香车河两岸的洞广村和其相邻村的一些自然村寨的。香车河,因其河边有木质香粑水车常年转动而得名,它是戈塘镇岔河与柘磨河汇流后流入洞广村境内的河段。从汇流处的洞广村冬瓜寨算起,至相邻的纳利村龙路寨,大约长7公里。沿河两岸住着纯朴的布依族、苗族人家。
关于洞广村布依族制香的历史,现已无文字可考。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上天有位专司制作神香、乐善好施的好神仙叫香太公,他让自己的女儿香女下凡到香车河,帮助这里苦难的人们。香女到香车河后,不久,就与当地英俊勇敢、勤劳善良的布依小伙香郎相亲相爱,结为夫妻。为了使当地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香郎香女同心协力,翻山越岭、共闯难关,找香料、造香车、配香粑。终于,把香制成了,并教会寨子的人们制香。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在洞广寨后山的水井旁修了一座香祖庙。现每年正月初一,洞广村远近的人们都要到这里来烧香祭供他们,以求平平安安。洞广村布依族很可能在宋代前后就已经开始用这种传统的制香技艺生产香,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洞广村,制香、用香民俗纯朴、丰富。现在洞广寨后山的水井旁,留存有一个香祖师的石像,每年正月初一早上(子时起),洞广村远近的人们都会到这里来烧香祭供,挑新水,以求保佑家人平平安安。村民们每年在制香前,都要先敬香祖、树神、山神等。逢年过节给家神上五炷香;过鬼节时,夜晚在路口插路香,迎接祖先回家;洞广寨的陆家,把香插在不同的地方,代指身份不同的亡灵;有人不和,也以烧香进行调解……
洞广村布依族所生产的香是竹签香。按其长短,可分为长香(约90cm)和短香约(40cm)两种;按期颜色可分为青香和红香;按其制作方法上的不同又可分为擀香和提香。制香的香方原料主要是:香樟树、枫香树、冬瓜树、侧柏树(叶)、马桑叶、香叶、艾蒿叶、鸡血藤、水麻等天然药材,这些药材不仅易燃,并且香味浓郁,通过配伍加工制成成品香后,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血行气,养生安神等功效。(编辑:李思家)
注:本网媒体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美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华美网的价值和判断。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