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闲谈】流寓巴蜀——徐悲鸿的巴蜀情缘

2021-08-18 10:59:41   文章来源:中华美网

作为中国画坛巨匠,徐悲鸿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很大。

徐悲鸿

生于江苏宜兴,辞世时年仅58岁的徐悲鸿,游历经历堪称曲折传奇:13岁随父辗转乡里,鬻画为生;17岁赴沪,后相继前往日、法、德等国求学游历;回国后任职南京中央大学,抗战爆发后迁往大后方,在西南、南亚、东南亚各地办展、卖画、筹款。交游甚广的徐悲鸿,不仅在四川留下了最大一幅立马图,朋友圈里也有众多川籍画家身影。

徐悲鸿《立马图》



钟情|三次来到巴蜀

1935年,徐悲鸿第一次来到四川,游历了峨眉山、青城山。

徐悲鸿于1935年同友人第一次入川,游览峨嵋山和青城山数日,得到很多灵感,创作了很多作品。

徐悲鸿《峨眉古寺》

《峨眉古寺》是徐悲鸿离开峨眉山后的回忆之作。画面以水墨速写的方式营造出山石树木的景致,树干和山石略施勾勒,叶片不拘形状,石面及背景也用淡墨轻松涂抹,然而整个画面却在一种十分严密而精巧的构图之中将峨嵋古寺风光定格在一个永恒的时刻,可见徐悲鸿对其深厚的情感。

1937年11月到1938年7月,时值南京沦陷后,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南迁到重庆。这个阶段,他创作了诸如《竹鸡图》《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优秀作品。

徐悲鸿《巴人汲水》1937年

1937年,当时徐悲鸿住在重庆江北区,他每天要坐渡船到对面的沙坪坝去上课,都能看见这些挑水的挑夫。触景生情,他一气呵成,画下一幅长3米的《巴人汲水》画卷。此画以其高度概括的手法,将巴人传统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舀水、让路、登高前行3个段落,精心绘制了多幅草稿,描绘了男女老少不同动作的七个人物。

舀水,描绘一健壮的男子,仅穿着一条黑色的短裤,头发虽已秃顶,但其身体强壮,匍匐着前身,右手紧握着一只巨大的木桶提梁,从湍急的嘉陵江水中,迅捷而熟练的舀水。旁边有一衣着褴缕的赤足妇女,低头用力,正把舀满的水桶吃力地提到岸边。

让路,图画的中间,描绘头缠汗巾,赤臂裸腿的男子,弓曲着身体,肩负着重担,吃力地攀登着陡立而漫长的石梯。旁边应接石上,谦恭地站立着一位身穿长衫,把前摆挽在腰间,肩挑空担的青年男子让路,他身体微侧,以同情与怜悯目光凝视着吃力攀登的挑夫。

登高前行,图画的上方,绘制了3位登高攀至江岸顶端的挑夫,他们爬完了艰险的陡梯,开始迈开大步,比较轻松地急行。

徐悲鸿《巴之贫妇》

1937年10月,徐悲鸿到重庆,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那一年除夕之夜,徐悲鸿独自漫步嘉陵江畔,看到远处迷茫的灯火,想到自己漂泊的人生,顿生一种悲凉。这时,他在暮色中看出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老妇人,从地上捡起别人扔掉的半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完后,竟然还开心地哼起了小曲。在如此艰辛的日子里,老妇人非但没有半点悲伤,还微笑着面对苦难的生活。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徐悲鸿的内心被震撼了。他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到衣袋里,急匆匆掏出所有的钱,塞在那位老妇人手中。老妇人接过钱感激地连连鞠躬,然后拄着拐杖消失在夜幕中。此时,徐悲鸿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一丝灵感在他的脑海里翻腾。他疾步返回宿舍,摊开画布,创作完成了一幅名为《巴之贫妇》的作品,成为了他后来的代表作。

徐悲鸿《竹鸡图》146cm×52cm 纸本设色 立轴

“鸡”在民间艺术中是“吉利”的寓意,徐悲鸿以奔马驰誉世界,但他的竹鸡作品亦是非凡。此幅《竹鸡图》,画面中墨气淋漓,在讲求鸡的形似的同时,更加注重依形而生遣笔运墨的文人挥写特点,大笔勾勒中尽现其栩栩如生的神态。

1942年6月至1946年5月,徐悲鸿先生再次来到重庆,在盘溪筹办中国美术学院。

1942年,徐悲鸿应邀携妻子廖静文从沙坪坝搬到了石家花园居住。徐悲鸿为了发展美术事业,由“庚子赔款”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提供经费,在石家花园组建了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其目的是研究美术理论,推动繁华中国的美术创作。

徐悲鸿创办理念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办学宗旨是相吻合的。中国美术方面第一个以“中国美术学院”命名的学术单位成立了。

徐悲鸿《山鬼》107x60cm 1943年

那时候,日军频繁空袭,为顺利开展教学,徐悲鸿只好在石家花园的地下石室育人、作画。

徐悲鸿的画室也是卧室,室内摆设极为简朴,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两把藤椅、两个箱子和一个帆布躺椅,屋内除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主要被绘画用具和绘画资料所占据。在这里,徐悲鸿先后创作有数百幅之多。

徐悲鸿旧居

1943年3月19日,徐悲鸿画展在当时的重庆中央图书馆举办,展出了国画、油画、素描百余件,轰动山城,3天时间参观者逾3万。可以说,石家花园见证了徐悲鸿艺术创作生涯的最高峰。

徐悲鸿《六骏图》

在徐悲鸿的作品中,他笔下的马最出名,而尺幅最大的一张是《六骏图》,于1942年从云南回到四川以后所作。该画作无论是从构图的安排,还是墨色的明暗都体现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线条的想象力。

徐悲鸿《梅花》图轴,纸本设色,纵901.7cm,横56.5cm

在徐悲鸿流寓巴蜀时,他还多次在巴蜀境内写生、交流、举办展览,与当时四川、重庆活跃的张大千、蒋兆和、张采芹等知名艺术家交往甚密。

徐悲鸿《银杏树》布面油画 101×88cm 1943年

这位艺术大师与巴蜀有着紧密的情感与联系。在巴蜀大地上,他所创作的作品既展现了徐悲鸿改良中国画的探索,也是当时艺术大家们所提倡的用艺术唤醒民众希望的代表之作,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悲鸿(前排左三)在重庆沙坪坝

1946年夏日,徐悲鸿离开重庆时完成了他艺术人生的蜕变,山城岁月也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END


出品/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学术/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
        四川巴蜀画派专修学校

编辑/李睿  审核/李思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96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