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欣赏】王羲之:学篆书,是一条捷径!

2021-10-12 16:40:38   文章来源:篆书教程

王羲之曾不止一次告诫其子王献之:


勿播于外,缄之秘之。学篆籀,工省而易成。


李世民为此点赞,在他为《晋书》写的《王羲之传》中,历数各家书法之短,唯独赞王羲之曰:
祥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惟王逸少乎!封建帝王为书家亲撰传论,并如此推崇,这是十分罕见的。王羲之之所以能光耀百代成为书圣,显然也是与他认识到了学练篆书的重要意义,并苦练篆书是分不开的。


我们来看个图:



大家熟悉这张图吧?这是在大量书法培训班或书法老师推荐使用的土方法,高效有用,其实本质上是篆法的提炼。此事充分说明了篆法的重要性。那么,学篆书为什么这么重要?


《峄山碑》局部


|学篆多益|


一、打基础,益他体

先学篆的理由也很多,历代书法名家都极为重视篆书的学习,从而在书道上取得惊人成就。清代楷书理论《书法正传》说道: “古人以书名者,必通篆籒,篆籒所以为诸体之本。”“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籒然后结构纯古,使转劲逸,伯喈以下尽然。北宋米芾称:谢安石《中郎帖》、颜鲁公《争座》书有篆籒气象,乃其证也。


《峄山碑》局部


楷书名家溥心畬说:“
书法始于篆隶,次北碑、右军行楷,兼习行草。”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说得更为直接和肯定:余学书从篆、分入手。” 


二、更助于通文识字

作字者亦须知篆文须知点化来历先后得其原本,斯不浮也。” “不知篆籒之理,来处浅俗。古人说:不识篆而刻印,犹如不识字而作文章,其文章之不通,可想而知矣!篆刻家尤其要先学篆。


邓石如篆书


有人身为知识分子,或者还是书法家,却对篆书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常常闹出许多笑话,以致铸成人生大错,悔之不及!是否学篆书?否先学篆书?于一个有志于书法的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十分慎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更好地读通书法史

近人邓王少峰说得更为详尽,他说:如何学习书法,我的观点与众略有不同。首先写篆书,最好从两周金文开始。因为这时的大篆文字已经较为规范了;随后习小篆,再习两京(两汉)隶书,再习楷书、行书;最后学草书,先章草,再小草、大草。这样大方法花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最后对形成自己的书风帮助很大。它不仅能帮助自己练习笔法,而且还能帮助自己读通书法史,学到历史知识。


王福庵篆书


刘君惠教授生前在与笔者讲论书道时,特别强调要学写篆书,并且
要先写它20,为升登书法殿堂,打好坚实基础。


四、精美耐看,实用性不弱他体

东汉蔡邕在其所作《篆势》一文中赞美篆书道;处篇籍之首目,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先。篆书的装饰性很强,线条圆转流畅,篆尚婉而通,很好看。楷行隶运用较广,但是篆书也不甘示弱。不单是篆刻艺术的必须,而且在一些庄严场所、高雅家庭,不是也常能欣赏到篆书的优美么?


吴昌硕篆书


由此可见:学书先学篆的理由是很多的,而且这条道路肯定是可行的。虽然这些书法大家,并不一定都以篆书称名于世;但完全可以肯定,他们都在篆书中吸取过可贵的艺术营养;古往今来篆书哺育出了众多的书法大家,光耀史册,功不可没!


总之,学篆书是一定有很大益处,既然有益就该学;既然该学,还是尽早学更好。那么,篆书难不难学呢?其实最简单。



|篆书易学|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纵观书法,也正是这样的。古代的篆书不象其后的隶、草、真、行那么复杂,更绝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而是较为简单易学,仅有点、直、弧三者,且用极少,实际常用的不过直、弧二者而已,较永字八法,就简单得多!


徐三庚篆书


就其运笔过程来看,也没有明显的提、顿纵向运动,主要是单一的横向运动。笔画无明显的粗、细变化,不过是一个提笔中含而已!也有人更直截了当地说,篆书看来是难,其实简单只是一个“中锋”法而已


赵之谦篆书


篆书的横平、竖直、体正、对称,有变化而不多,这正好是书法初学者必须学到手而有易于学到手的、极为简易而又很有艺术价值的东西。至今,很多书法老师、培训班都通过
画线条”“打圈圈土方法来打基础,是为了短期快速见效,其实,若想长远进步,还是直接学篆书最好。


中华美网责编/李睿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772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