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张大千与溥心畬,听听“四川伯牙”遇“北京子期”的故事

2020-05-18 10:46:35   文章来源:巴蜀画派

20世纪中期北平城,琉璃厂的一些字画商看准时机,猛抬“南张北溥”的合作字画,北平藏家都以珍藏“南张北溥”合作绘画为荣。这里“南张北溥”,指的便是四川张大千,和北京溥心畬


张大千与溥心畬

张大千与傅心畬合影


溥心畬(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这个姓听上去不一般,确实,溥心畬出身皇族,是宣宗道光皇帝的曾孙,恭亲王奕诉第二子载滢的次子,废帝溥仪的堂兄。他7岁能诗,10岁作七律,11岁能文,19岁留学德国柏林大学,研究天文和生物,26岁取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书画方面,他无师自通,功力极深,造诣极高,是现代著名国画团体“松风画会”的创建者之一 ,还担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在北平画坛享有极高的声望。谢稚柳评价溥心畬是继王维、苏东坡、文征明、郑板桥之后,唯一诗书画三绝者。


溥心畬 《梨花斑鸠》

溥心畬 《梨花斑鸠》 


张大千(1899~1983),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现市中区公园湾半坡井“芭蕉井”)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关于张大千,公众号之前发过【巴蜀画派·人物】“五百年来一大千” 因何而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


张大千 《古木幽禽》

张大千 《古木幽禽》 



01


1926年春,张目寒在京具柬邀与张大千、张善孖等人餐叙,这是张溥二人的第一次会面。1928年,张大千二赴北平,经陈三立介绍,在陈半丁家中,结识旧王孙兼书画名家溥心畲虽出身殊异,二人在书画方面却相互欣赏,如伯牙遇子期,二人惺惺相惜,成为了莫逆之交。


“南张北溥”这一说法最早是1935年由北平大古玩商、集萃山房老板周殿侯先生提出,他认为南北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画家分别是张大千和溥心畬。北京著名画家于非闇也对“南张北溥”这一组合做出评价:“张八爷是写状野逸的,溥二爷是图绘华贵的,论入手,二爷高于八爷;论风流,八爷未必不如二爷……南张北溥,在晚近的画坛上,似乎比南陈北崔,南汤北戴还要高一点。”



张大千(左三)与傅心畬(左四)合影

张大千(左三)与傅心畬(左四)合影


在最初提出“南张北溥”一说之时,大千便自认自已不能与北溥并列,他曾经说:“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心畬,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另半个已故去,就是谢稚柳之兄谢玉岑。”张大千认为,能与北溥并列的,当是当时吴门传人吴湖帆,“南张北溥”不妥,应为“南吴北溥”,可见他对溥的欣赏敬佩。溥也曾评价张:“细笔则如春蚕吐丝,粗则横扫千军,尽可绘之能事矣



02


二人自20世纪20年代结识后,不断切磋技艺,留下许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启功先生曾在《浮光掠影看平生》一书中写到“南张北溥”一次切磋交流并合作多幅作品的盛会:“那次盛会是张大千先生来到心畬先生家中做客,两位大师见面并无多少谈话,心畬先生打开一个箱子,里边都是自己的作品,请张先生选取。记得大千先生拿了一张没有布景的骆驼,心畬先生当时题写上款,还写了什么题语我不记得了。一张大书案,二位各坐一边,旁边放着许多张单幅的册页纸。只见二位各取一张,随手画去。真有趣,二位同样好似不假思索地运笔如飞。一张纸上或画一树一石、或画一花一鸟,互相把这种半成品掷向对方,对方有时立即补全,有时又再画一部分又掷回给对方。不到三个多小时,就画了几十张。


张大千 溥心畬《长生殿》立轴 113cm×62cm

张大千 溥心畬《长生殿》立轴 113cm×62cm




溥心畬(作画者)与张大千(左二)合作绘画

溥心畬(作画者)与张大千(左二)合作绘画



03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为日占区,溥心畬由恭王府迁出,蛰居到颐和园万寿山,与当时住在听鹂馆的张大千结伴为邻。这段时间二人朝夕相处,相互切磋合作,留下了许多合作作品。1963年11月,溥心畬因患鼻癌去世。张大千为溥题写了墓碑,1964年张大千还专程到台台北,在溥心畬公子的陪同下赴阳明山公墓祭扫亡友溥心畬,在墓前张大千施跪拜大礼,含泪祭奠这位已故的老友。



张大千、溥心畬己卯(1939年)作 春江远眺 江岸秋树 成扇 设色纸本

张大千、溥心畬己卯(1939年)作 春江远眺 江岸秋树 成扇 设色纸本


而今,“南张北溥”皆已作古,但他们在民国时期演绎的精彩传奇,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648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