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巴蜀画派·风华】她是徐悲鸿的白玫瑰,更是民国天才女画家

2020-06-04 14:56:15   文章来源:巴蜀画派

徐悲鸿 《少女像》

徐悲鸿 《少女像》


徐悲鸿有一张油画,画面中少女时髦而美丽,作品标注为《少女像》。画中的少女是谁?她和徐悲鸿是什么关系?直到1999年,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先生,参观徐悲鸿纪念馆才揭开谜底:画中的少女就是孙多慈,“慈悲之恋”的女主






孙多慈(1913—1975),女,安徽寿县人,画家。端庄秀美,颇具艺术气质。出身于寿县的书香名门,父亲孙传瑗在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麾下担任过秘书。



1933年,孙多慈与徐悲鸿产生感情。全面抗战爆发后,孙多慈与徐悲鸿的联系一度中断。在朋友的劝告下,孙多慈与时任浙南政府教育厅长许绍棣结识。后因父亲坚决反对她与所爱的老师徐悲鸿恋爱,又因徐悲鸿尚有家室之累,于是1940年孙多慈与许绍棣结婚。


孙多慈为徐悲鸿画像

孙多慈为徐悲鸿画像


1949年,孙多慈随丈夫许绍棣前往台湾,日益精研绘画,成为知名画家。1975年在病逝于美国洛杉矶。





孙多慈自幼酷爱丹青,是徐悲鸿女弟子中得其真传且较有成就者之一。


因为喜欢绘画,孙多慈于1930年到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作旁听生。当时徐悲鸿正好是美术系主任,也时常亲自授课。


因为孙多慈的冰雪聪明,加上一定的绘画天赋与其少女的清新纯真,在艺术家徐悲鸿的眼中,自然是可爱且又可心的。于是,悲鸿先生的笔下就多了一些描绘孙多慈少女风姿的素描与油画。


徐悲鸿 《孙多慈肖像》 1936年作

徐悲鸿 《孙多慈肖像》 1936年作


徐悲鸿 《少女像》 1936年作

徐悲鸿 《少女像》 1936年作


孙多慈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三十年代后期已扬名天下了,1936年中华书局为其出版了第一本素描集。第二年在安徽举办了个人画展,1949年在上海慈淑大楼又举办了个人画展。


孙多慈自画像

孙多慈自画像


孙多慈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孙多慈 《霜叶红于二月花》


宗白华在《孙多慈素描集》序中,这样评价评价她:


“孙多慈女士天资敏悟,好学不倦,是真能以艺术为生命为灵魂者。所以落笔有韵,取象不惑,好象前生与造化有约,一经睹面即能会心于体态意趣之间,不惟观察精确,更能表现有味。


素描之造诣尤深。画狮数幅,据说是在南京马戏场生平第一次见狮的速写。线纹雄秀,表出狮的体积与气魄,真气逼人而有相外之味。最近又爱以中国纸笔写肖像,落墨不多,全以墨彩分凹凸明暗;以西画的立体感含咏于中画之水晕墨章中,质实而空灵,别并生面。”


孙多慈素描作品

孙多慈素描作品





孙多慈短暂的一生遗留的作品不多,但是件件皆真挚有情、细致精微,在孙多慈的眼中, “画,是画心,画梦”。创作是画她生命寄托于艺术的梦。


她素描利落的线条和层迭光影的运用,落笔有韵,取象不惑,凭借着她直观知觉的本能,会心于创作的体态意趣之间,不仅观察精确,更使作品气韵传神。散发出浓厚的文学气质,隐含有传统文艺酝酿出的诗情,使她的艺术创造颇有新意。




她的作品充满了灵性,油画方面,着重写实,笔法细腻,给人一种庄严深邃的感觉;国画方面,山水、人物、花卉,无不工妙,虽有准确的素描功力把水墨引入写实境界,却仍蕴含文人画里富于诗意的高远气韵,且不失女性画家特有的娴淑宁静之美。正如美学家宗白华称赞她的“引中画更近自然,恢复踏实的形体感”。




孙多慈除了锲而不舍终身以追求艺术的真理为使命外,还将其艺术生命贡献于教育界,同时热心文化交流,两次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讲学,并数次携带现代中国水墨作品赴欧洲、亚洲、美洲各国展览和演讲,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和国际交流。


孙多慈在纽约展场挥毫

孙多慈在纽约展场挥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678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