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资讯】“红色光影——中国现代皮影研究专题展”向先贤致敬!

2021-10-18 16:58:02   文章来源:美术报

“红色光影”即“红色皮影”,主要指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有别于传统皮影,以写实手法进行改造的现代皮影影偶造型及现代皮影剧,这一时期的皮影戏以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文化政策和文艺方针为指导准则。现代皮影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普及于四十年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特别以冀东军分区和陕甘宁边区应用最为普遍。


花树场景


“红色”,是中国现代皮影的主色调,是中国红。该色彩契合于历史的发展,是战争的颜色,是我们党宣扬的文艺思想主调。红色在中国人心中是正义、红火的,“是不可战胜的”,是充满创造性的,能带来新生。


汪天稳《白毛女》局部


“红色皮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政策后,戏曲界率先进行戏曲改革,各地方戏开始编排现代戏,特别是在秧歌剧里面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各地皮影戏艺人积极排戏声援抗战和土地革命。皮影戏因其小巧、轻便,易于排练演出,也适于翻山越岭到大戏无法到达的地方去巡演,是以成为文艺宣传的轻骑兵。新中国建立后,皮影戏经历了文艺“百花齐放”的发展盛期,也遭遇了“文革时期”的没落。“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皮影戏虽然逐步恢复,但现代戏基本以儿童剧和寓言故事等为主,红色皮影戏的题材内容亦不再适应于新时代的发展。


民房


带水瓶和镜、钟的柜子


“红色皮影”题材包括哪些?


“红色皮影”题材内容紧随时代,紧跟国家政策。20世纪40-70年代,中国皮影戏主要有新戏、新编历史剧、新编神话剧和寓言童话剧几种,以新戏(区别于传统戏),特别是移植戏(移植自秧歌剧、京剧、越剧等大戏)演出为主。在战争年代,党利用皮影的轻便灵活,编写抗战、表现工农兵战斗、生产生活及党的政策的短小剧目,以宣传政策、鼓舞斗志为主要目的。在20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现代剧的大背景下,新戏成为主流,是政策宣扬、表扬先进、塑造典型、揭露问题的有力武器。从皮影戏题材内容上看,有表现土地革命、抗战时期的打土豪、参军、抗战及革命根据地的开荒等剧目;有表现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剿匪、胜利解放等剧目;有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阅兵、抗美援朝、发展生产、制度建设等内容的剧目,等等。


汽车


骑兵


在展览中,我们选择了皮影戏中常演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新戏剧目,如《红灯记》《阿庆嫂》《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嫂》《兄妹开荒》等,大体上按照题材内容表现的时间为顺序,其中一部分是“样板戏”移植剧目,希望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这一时间段皮影戏表现的红色影像。






展览现场 


红色皮影造型如何?


“红色皮影”改变了千余年来各地皮影造型多样的风格特点,从传统转型为现代。文艺工作者以写实手法对传统皮影进行改革,在各地戏剧汇演的交流中,逐渐消融了中国各地皮影的地方风格特点,使之趋于统一。虽然,在陕甘宁边区等地,皮影改革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将秧歌剧或者其他戏剧以皮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陕甘宁边区的皮影戏《陈家富回家》《大家喜欢》等即改编自同名秧歌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从事美术工作的文化干部参与到皮影及其舞台的改革中,以绘画写实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皮影制作的程式,促成并发展了现代皮影的转型。


“红色皮影”头茬造型相对于传统皮影改革较为明显。皮影完全脱离传统皮影技法以写实的手法采用驴皮和赛璐珞制作而成,有的单纯用皮绘制,有的直接画在赛璐珞上,有的则采用驴皮和赛璐珞结合的方式,即面部用赛璐珞,头部及颈部等为皮,该皮影以前应是用皮质镂空而成,在当时的情况下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镂空的脸部是白脸,不符合当时工农兵形象是红脸的造型设定,故改之。皮影以绘画为主要表现手段,极少雕刻,仅镂空眼白部分,单线彩绘,以红、黄、蓝、绿、黑等色彩平涂,部分晕染而成,以此种方式进行皮影制作者多为当地美术出身的文化干部。以绘画为主的制作方式不需要掌握刻刀的功力,相对于镂刻显得更容易。


头茬


“红色皮影”包含各类不同身份的现代皮影人物头茬,和传统皮影头茬一样,每一类头茬都有许多不同的造型,相对于传统皮影,增加了以前没有的美国、日本等外国兵及红军、八路军、国民党等军人造型,头饰帽饰具有时代性。这些现代皮影采用传统侧面构图,大多数皮影为五分脸,亦有少量四分之三侧面造型者。头茬保留了传统皮影“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的原则,从外形上基本能区分忠奸好坏;和传统皮影不同之处在于,在五官的处理上趋向写实,如嘴部不再是河北传统皮影以线为主的“个”字型嘴,而是有上下唇块面结构的写实的嘴部造型,裸露在外的牙齿造型也更为细致等。这一类皮影属于具有皮影雕刻功底的皮影艺人制作的革新皮影。


留存于世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红色皮影”实物数量较少,其意义主要不在于其工艺,在于她带有的鲜明的时代印记,是一种历史的符号;在于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转型中蕴含着的革新精神;“红色皮影”是先辈们推陈出新的实证。


我们整理研究馆内所藏的这批“红色皮影”,形成这样一个小型的展览,是为了记录这一段时间内皮影戏发展的历史,亦是向先贤们致敬!


中华美网责编/李睿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2036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