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详情

何孔德

职位:总政文化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副主任。

人物简介

何孔德,1925生于四川西充。先后入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四川省立艺专印染科学习。1951年随志愿军到朝鲜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曾任总政文化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本广告位招租A

【中华美网·人物】何孔德:中国军事题材油画创作的开拓与革新

2021-05-27 18:05:14   文章来源:中华美网

何孔德 郑洪流《广州起义》

提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军事美术创作,不能不提到何孔德的名字,他在军事画创作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艺术标志。陈丹青在《70年代的美术和美术展览》的讲演中说:“1972年他(何孔德)画的《古田会议》被众口一词地叫好。当时,我们这帮画画的小知青一天到晚都讲《古田会议》……”“整个部队画家系统,包括全国范围的写实画家,都受他影响。”

何孔德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出击之前》《祖国来信》等以志愿军战士为主题的现实题材作品,70年代创作的《古田会议》《秋收起义》(合作)等以领袖人物为主题的大型历史题材作品,以及80年代主创的《台儿庄大捷》《卢沟桥事变》等规模宏大的战争场景画,在新中国军事美术的长廊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具有广泛的影响。靳尚谊先生称赞他这位“马训班”的老同学是“当代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画家之一”。他在《何孔德画选》的前言里写道:“他尊重物象的原貌,发掘自然之美,尊重观赏者的视觉官能和审美需求。在‘为艺术而艺术’与'为人生而艺术’之间,他以后者为皈依。”

何孔德自画像


何孔德,1925生于四川西充。先后入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四川省立艺专印染科学习。1951年随志愿军到朝鲜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曾任总政文化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01

1950年,25岁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生何孔德,积极投身革命队伍,由青年学生成为一名文艺战士。开始时,他在12军文工团歌舞队工作,他的音乐修养与美声唱法在队里非常拔尖。一次,何孔德在观看舞美队同事创作巨幅毛泽东、朱德画像时,一时技痒,不但提出中肯意见,还动手做起示范,被文工团领导发现其非同寻常的绘画天赋。于是,一纸调令成了何孔德的人生拐点。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兵何孔德怀着到前线去参战的豪情,于1951年春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在紧张劳累的行军途中,何孔德不仅因轻装而减掉了画箱和颜料,甚至连厚一点的纸张也扔在了道旁。由于他有写日记的习惯,身上才剩下了一个日记本和一支钢笔。当他终于明白,自己必须用画笔为战争服务时,竟有些束手无策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为了解决绘画工具、材料的严重缺乏,他从被击落的敌机上剥下铝片做画板,用染衣服的染料代替颜料,画纸是用肥皂、碱水煮漂后再晒干压平的敌传单……何孔德保留下来的几本战地日记,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和图像价值,穿插在文字间的大量战地写生,包括战斗英雄的肖像、行军的队列、集会的场景、战地的生活、朝鲜的风土人情,还有坑道、骡马、武器,乃至一棵树、一丛草,都被画家饱含情感、一丝不苟地画在小小的日记本上。

何孔德《战士》

何孔德在战斗中速写本从不离手。1952年2月,敌机的一次突袭,将美术队所住的茅草屋炸塌,正在屋里作画的何孔德被压在木片和尘土里,炸弹的落点近在咫尺,所幸他没有负伤,生活用具和收集的大量资料被炸得不知去向。几天后打算送往北京制版印刷的几幅画也被炸得支离破碎,其中的《上甘岭英雄排》《椅子山战斗》是由何孔德执笔的。为了使这些诞生于战地前沿的画作尽早与祖国人民见面,美术队的队员们从飘散着硝烟的尘土里,将成百片碎纸拣出来,弹去灰尘,一片片地核对、拼接、粘牢,然后由何孔德仔细修复。这批经历了战火熏烧的画,带回北京出版发行后反响空前。著名油画家倪贻德在评论这批作品时称:“大胆、活泼、有力,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随着对象的不同而变化着描写的技巧。他采用了水彩和水粉掺合起来的画法,以适合于复杂变化的技巧的应用……”

何孔德《出击之前》

《出击之前》(1964年)在这类题材中更是广为人知。该画选取的是战斗出击前的瞬间场面,作品构图饱满,充满蓄势待发的张力和视死如归的气概。画面右侧的士兵手持刺刀出鞘的步枪,侧耳倾听冲锋号吹响的警觉状态,令人血脉贲张。身后的两位重机枪手,鹰一样的眼神,传达着战士们同仇敌性的昂扬斗志。那种大战前夕紧张、凝重而沉寂的气氛,表现得十分传神到位,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作品凸现了油画的魅力,士兵的形象饱含着英雄主义的情怀,是军旅美术长廊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抗美援朝的烽火烬余,不仅将何孔德铸就成一位合格的战士,而且确立了他所走的艺术道路。战火经历与战地创作,使他成为新中国极其重视的艺术人才,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习、回到军队从事美术创作的工作安置,均在客观上为何孔德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从此,他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军事绘画紧密相连,他将个人的才情意志、精神品格自觉地融入到新中国军事美术的事业中。

02

20世纪70年代是何孔德艺术生涯的高峰期。他的《古田会议》和《秋收起义》(合作,1973年)等作品,体现了他驾驭大场面、多人物历史画的卓越能力。有的后学者甚至称他为“影响过时代、掀起过潮流的画家”。用客观的眼光看,何孔德等画家在中国当时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里,凭借自身的才情、悟性、执著与勤奋,已经初步形成并确立了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绘画样式;同时,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绘画方面,找到了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的创作方法,达到了相应的艺术高度并创造、代表了时代的审美特征。

何孔德《秋收起义》

然而,艺术家的成长无不带有所处社会和环境的烙印。作为画家的何孔德经历显然是坎坷的。“马训班”原本非常被看好的结业创作《祖国来信》,竟使前程远大的青年画家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

何孔德《祖国来信》

苦难或许是何孔德辈画家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面对坎坷不沉沦,何孔德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和勤奋,也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何孔德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仍然用粗陋的工具材料画写生。

何孔德《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1972年)是何孔德收获荣誉的一张画,同时也是标志着他艺术上走向成熟的一件重要作品。当年亲眼目睹他创作的一位小战士曾对笔者回忆:何孔德凝视着眼前的画布,长久也不动一笔。当他调完颜色开始下笔时,小战士发现他在一个红军战士的脸部抹了一块绿色,面对身边小战士疑惑的眼神,何孔德却用浓重的川音,自顾自地连声说:“对头!”

我们今天细看原作不难发现,在画面人物阴影部分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准确的明暗关系里,饱含了画家多少心血和劳动。《古田会议》在构图时将主席台推至中景,把描绘的重点放在前景和中景听报告的代表身上。会场的气氛十分活跃,代表神情专注,反应热烈。毛泽东虽着笔不多,却把他做完报告,静候反应的神态表现得非常传神。有几位代表的形象刻画得尤其成功,如坐在用土砖临时搭建的矮凳上、背对观众的指挥员,右侧前景全副武装地坐在背包上的战士。他们的形象作者曾作过专门的独幅写生,姿态、神情以及处理方式均经过反复推敲。这张画于2000年在“中国油画百年展”上再次展出,陈丹青说:“我巳经在国外兜了一大圈回国了,居然才有机会看到自己少年时代无限向往的这张画—一还是觉得很好,很珍贵。”

何孔德《井冈山会师》

整个20世纪70年代,何孔德的艺术创作犹如井喷般地不可遏制。他的革命历史画《步调一致才能胜利》(合作,1974年)《井冈山会师》(1979年)、《军委会议》(合作,1979年),宣传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1974年),重走长征路的主题写生系列作品,以及广泛流传的大量人物、花卉或静物习作等,均达到了同代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何孔德这一辈画家对艺术有着强烈的献身精神,他们身上有着显著的时代特色和人性特征——可爱的真诚和单纯的信仰。但是,由于环境与条件局限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他们对现实主义之外的创作方式缺乏了解。毋庸置疑,这是特殊历史时期一个真实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存在。但正是在这种相对一的文化语境和单向思维中,才更显得以何孔德为代表的这代画家的杰出和不易。

03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何孔德的艺术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艺术春天。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于对象而又保持个人风格。在扑面而来的西方新潮观念和流派面前,他具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操守和客观的分析。他曾在速写本上写下这样一些感悟,如“从不相信离开感官能感知的抽象美”“形象是美的唯一载体我有一双世俗的眼,有一颗世俗的心,我以世俗的心灵去接受艺术,也以世俗的眼光创造艺术”。

1985年至1987年之间,何孔德与同事们完成了《台儿庄大捷》和《卢沟桥事变》的半景画。这是他致力扩大历史题材领域的一个重要尝试。

何孔德《台儿庄大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主题半景画《卢沟桥事变》是我国的第一幅半景画,当时可供参考的材料和借鉴的经验几乎是零。于是,何孔德与同事们从翻阅资料、踏勘地形、作必要的访问开始,直到进入构思、设计全貌、构想细节……作为一件绘画与声光电相结合的公共艺术品,担任绘画主持人的何孔德一直坚持,半景画之所以还称为“画”,就是要把画面做好,要注重画面的艺术质量和艺术感染力。这幅高15米、宽50多米的半球形巨幅画作,创作历时两年,何孔德作为主创人员几乎一直盯在现场。60多岁的人,常要乘着特制的升降机,立在吊斗里上下作画。

何孔德《七七事变》(十二联作)


在创作了《七七事变》之后,何孔德与毛文彪、杨克山、崔开西等人一起,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创作了《卢沟桥事变》半景画。


《七七事变》局部

由于工期的缘故和半景画展厅的设计需求,刚刚竣工的建筑内部阴冷潮湿、通风条件很差。在这样的环境里连续工作半年,使原本身体很棒的何孔德,双腿竟然患上了风湿病。他对自己的工作是这样定义的:“这是‘首次’不是‘首创’,不应该排斥别人早已使用并证明其有很大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的艺术形式和方法。在别国是旧的,在我们这里可能是新的,不能不顾条件,不顾需要,唯新是举。”

2003年,何孔德因病去世,一代军事美术大家殒没。何孔德一生致力于军事历史美术的创作,他“造型结实、色彩准确、用笔洒脱、气势磅礴的写意性现实主义风格”(邢俊勤语),不仅影响了一代画家和观众,而且在今天依然充满着艺术魅力。他生前曾直言:“我的艺术良心,只许我自己用普通人的言语,以普通人的语法和思维规律,说普通人理解的话。”纵观何孔德的艺术历程,后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画布上塑造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完善着自身。
 
文章来源:
杨丽珍,许向群:《试析何孔德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历程》,《美术》2011年07期。
此处有删改。

END

出品/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学术/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
        四川巴蜀画派专修学校
编审/李思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667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