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斯(1907—1964),四川巴县人,他先后求学于重庆川东职业师范学校、私立西南美专、上海艺术大学、南国社、中央大学。历任西南美专教授、教务主任、副校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等。从1950年代起,刘艺斯就成为“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西南美专—四川美院”教务系统的核心管理者,后又担任学校创作研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对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尤其是油画创作)影响颇深。即使在其1965年去世后,其影响力也像涟漪一般在时间之环中层层泛开。
很多评论中都会提到刘艺斯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就现存的作品而言,他的绘画造型基础无疑受到了留法归国的徐悲鸿先生的影响,部分作品也开始体现出苏联绘画的造型语言。但相对于徐悲鸿绘画中的古典主义倾向,这批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更强。此外苏派绘画中过于强调典型性的舞台效果和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在刘艺斯作品中体现得并不明显,呈现出更为朴素和真挚的艺术底色。刘艺斯先生在绘画作品中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题材简单而低调,却并不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对于四川美院的师生而言,刘艺斯的《南瓜》与《鱼》两件作品几乎是无人不知的,因为它们一直以来就被悬挂于学校供一代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们学习。如今留下的刘艺斯作品中,面向自然物象的写生习作占到了很高的比重。在此也可以看出他本人对自然之物的造型训练倾注了颇多热情与心血。这一方面与源自西方的科学主义观察视角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国文人对于“自然”浓厚的兴趣有关,更体现出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教务主任的他对于绘画造型体系的重视。
1950年代,国家委派刘艺斯深入西藏系统地考察西藏传统佛教艺术。在大部分地区不通公路的情况下,他与摄影师罗伟等人考察了21个寺庙,20余家贵族和10余家手工艺作坊,采集了详实的图像资料,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性地对西藏传统佛教艺术进行考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政治意义。
1957年,由刘艺斯主编的《西藏的佛教艺术》出版,后又有《西藏古代佛教艺术》一书问世。可惜本次考察的大部分照片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毁,所幸如今还有刘艺斯的部分西藏题材绘画作品存世,依稀能够感受到他们在考察中所付出的艰辛劳作。
油画作为来自西方的舶来品,高品质的画材一直以来依赖进口,抗战时代无论是颜料还是画布都面临着极为紧缺的情况。木工活儿出色的刘艺斯受朋友们的鼓励开始探索“土油画布”的制作可能性。
相比本地普遍运用的窄口织布机,刘艺斯自制宽口织布机,以本地“麻”作为主要原料,经多次试验之后成功地研制出质量可靠的油画布。除自己使用外,也供给徐悲鸿、冯法祀等师友使用。由于市场经验上的欠缺,刘艺斯研制生产的油画布未能大规模地进入市场,但这样的探索精神使得他不仅在中国近代油画史上填补了技术空白,也足以在中国织造技术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刘国枢(1919—),重庆武隆人,1938年就读于武昌艺专,1942至1945年先后毕业于该校艺师科及西画科,1950年以来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西南美专和四川美院讲师、教授、系主任等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对刘国枢的了解来自《飞夺泸定桥》这一主题性创作,它因入选义务制教育教科书而家喻户晓。但事实上刘国枢的艺术史价值远不限于此,也体现在他的艺术教育史历程中。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与刘艺斯、叶正昌等前辈一道开创了川美油画的学术传统。他经历了武昌艺专、西南美专、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西南美专、四川美术学院等几个重要的艺术教育阶段。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马一平、夏培耀、王大同、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高小华、庞茂琨等一系列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
刘国枢的很多艺术作品中,能看到他对“人”的关注。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恩师唐一禾的影响,武昌艺专的灵魂人物唐一禾自己酷爱画肖像,再加上办学经费紧张,人体模特奇缺,因此肖像课程在学校中最受重视。在艺专求学期间,刘国枢已经掌握了非常娴熟的肖像画技巧,在审美倾向上也与唐一禾有明显的趋近之处。他在40年代所形成的艺术观念是贴近身边的生活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在这一时期,他的肖像画中能看到对被画者的尊重,笔调平易且富于同情心。
直到“十七年”时期,这是刘国枢创作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出了《送饭》(1953)、《红军到川北》(1957)、《飞夺泸定桥》(1959)、《县委书记》(1964)、《解雇》(1965)等在其创作生涯中最负盛名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主题性创作是刘国枢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艺术观的产物,这种重视主题创作的教学观念也影响了之后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
《送饭》大约是刘国枢建国后主题创作的开端,整幅画面洋溢着欢快、亲切、热情的气氛,人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友善、自然、和谐、热络。在技法上,此画用笔沉稳、柔和、从容,几乎没有强硬的笔触,没有尖锐的转折之笔,人物及周围道具的笔法都很圆润,与画面中的温和人性更加贴切。整幅作品洋溢出那个时代的气息,从这一时期开始,下基层体验生活成了刘国枢主题创作的重要习惯,此后下乡下工厂下部队也更加频繁,他对体察基层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视。
刘国枢《为了边疆人民的幸福——川藏公路》布面油画 130cm×260cm 1977年
而众人所熟知的作品《飞夺泸定桥》同样是他来到泸定县亲身考察之后才动笔创作的,而为了画面中英雄展示的面部创作,他也画了不少小稿,反复琢磨、调整、尝试了不同的动态,最终呈现在画面上的结果形态各异,战士们的勇猛与江水的汹涌相互呼应,画面的戏剧性从人物与景物两处产生。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现实的关切。
刘一层(1913—1997),湖北大冶人,1941年毕业于武昌艺专西画科,跟随唐一禾先生修习素描和油画,并成为唐一禾的助教,开始了他一生的艺术教育生涯。抗战爆发后,学校南迁,刘一层跟随唐一禾入川,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巴蜀。他将整个一生奉献给了巴蜀艺术教育事业,此时期巴蜀地区几个艺术学院的创办,如西南美专、蜀中艺专、重庆艺专,都与刘一层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刘一层的艺术历程,也深受唐一禾的影响。作为跨越旧中国与新中国两个历史时期的油画家,他们的艺术作品和人生经历都与中国社会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经历了艺术与人生的艰难磨砺、长途跋涉,他们将自我的熔铸、升华与民族的救亡、社会的启蒙紧紧连接在一起。他们那一代人对中国社会的启蒙和对油画艺术后来者的引导,使中国油画得以在世界面前一步步呈现出自己的面貌。
我们在刘一层的画作中能看见法国现实主义库尔贝、米勒等绘画中所呈现出来的浮雕式的立体感、厚重感和真实感。刘一层以严谨而又洒脱洗练的作风,充分展示油画艺术的特殊魅力,同时,加上他对民族传统绘画以“传神论”为中心的美学思想的感悟,在语言上他将中国绘画重意尚写的特质融入油画的笔法表现中,形成他特有的艺术风格。
1978年创作的《老妇人》,从画面结构、造型、色彩处理到笔法表现,都给人以朴实、厚重、真挚的感觉。人物的面部肌肤、穿着以及南方老妇人的情绪与性格特征,成为其沧桑岁月的写照,都在细腻的造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深沉质朴的画面,如同这个贫苦农村妇女的小传,引人细读与沈思。
在风景及静物画方面,刘一层很好地把西方油画古典语言与传统中国意境相结合。如《高滩岩瀑布》(1954)、《紫藤缤纷》(1979)、《南国佳果》(1983)、《硕果》(1986)等作品中,娴熟凝练的油画技巧与含蓄内敛的韵致结合在一起,刘一层不仅能在画中发现中国韵味、民族风骨,而且在油画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审美情趣,如简笔勾勒、淡彩渲染,从而赋予凝重的西画以轻灵。在刘一层笔下,一草一木、一器一物、一山一人,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中国画的抒写意蕴。
本文文字资料来源:
[1]四川美院美术馆:《从南国社到四川美术学院:刘艺斯的艺术轨迹》。
[2]陈耀杰,李呢楠:《刘国枢:用双手建构西南艺术教育 用画笔记录历史的进程》。
[3]胡泊,刘海兰:《在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创造——刘一层先生的艺术历程》,《美术》2015年第5期。
出品/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学术/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
四川巴蜀画派专修学校
编审/李思家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