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质(gàng)疑(jīng)开始
苏轼打小就和别的小孩不太一样。
别的小孩乖乖听课,只有他听着听着可能会跟老师表演一段「杠上开花」。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5年),苏轼在四川眉山某乡村讲堂百无聊赖地听着教书先生讲着由国家高等学府国子监的老师撰写的《庆历圣德颂》。
听着听着,他忽然寻思着这不太对劲啊,于是委婉地问道:「先生,这诗里颂的十一人,都是什么人啊?」
教书先生只当他还是小孩,于是敷衍道:「你一个小屁孩,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苏轼于是不肯罢休,「杠」了起来:「他们若是天上的神仙,那我不敢打听;但他们要和我一样是普通人,我为何不能知道呢?」
教书先生听罢,竟被苏轼的聪颖打动了,于是一一为他讲解了诗中提到的人物,并介绍道:「韩琦、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四个人,是当世人杰。虽非天人,亦不远矣。」
正是这一场「抬杠」,在苏轼心中种下了最初的文学种子。
天才,往往源自自律
苏轼的老家眉州(今四川眉山)是成都边边上的一座小城。虽是小城,却也无比稳定、安逸、富足。
用宗室子弟赵善赣在其地理学著作《通义志》中的话来说,就是:
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列眉通衢,平直广衍,夹以槐柳,绿阴翳然。小南门城,村家多竹篱桃树,春色可爱,桥之下流皆花竹杨柳,泛舟其间,乡人谓之小桃源。
人言「少不入蜀」诚不我欺,安稳富足的生活确实最容易让人怠惰。
而生活在这么一个堪称「小桃源」的眉州,苏轼和弟弟苏辙是怎么做到还能够勤勉努力超过常人的呢?
苏轼:「鸡娃自然要从狼爹说起。」
父亲曾为苏轼制定魔鬼读书计划,定期检查,不读完就要接受责罚。
有多魔鬼?
——直到数十年后,被贬谪到海南岛的苏轼,都还能在夜里梦到「父师检责惊走书」的场景!
这样的「笨办法」,看上去好像跟苏轼的天才形象有些格格不入,但事实上,真正的天才,往往比一般人更自律。
在父亲的魔鬼教育下,小苏轼和小苏辙果然快速成长了起来。
嘉祐元年(1056年)初春,苏洵便带着两个儿子踏出了「走出眉州」的第一步,前往北宋都城开封,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进京,投出第一张名状
一路风尘,苏轼父子三人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北宋都城开封府。
曾经在科举场上屡战屡败的苏洵并没有把握两个儿子能一举中第,他此行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带儿子们敲开东京城里文人士大夫们的大门。
但苏洵自己并非科举出身,家又位于边远的蜀地,如何才能让儿子们顺利加入东京的士人圈?
苏洵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得给这个人写信、又给那个人写信,无比热心地推销自家儿子。
经过不懈的努力,昔日同僚、友人的推荐信终于纷至沓来。
苏家父子三人的名字,在东京城的士大夫圈子里,也已变得不再陌生。
后来,苏洵更是亲自拜会了礼部尚书欧阳修,并通过欧阳修结识了宰相韩琦。
苏轼的官场之路,也就此打开。
苏轼考了第几名?
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欧阳修受命主持当年的礼部试。
关于这场考试,《宋史·苏轼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流传甚广:
担任主考官的欧阳修,力图纠正士子间流行的艰涩文风。阅卷中,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引起了欧阳修的兴趣。此文主张「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文风平实,言之有物,有孟子之风。
欧阳修本想擢为第一,又恐怕是自己弟子曾巩的作品,有偏私之嫌,于是把此卷名次定为第二。不料,那却是苏轼的作品。
这个故事让很多人误以为苏轼错失状元,屈居第二名。但根据宋史料《宋会要》记载,当年考试的前五名中并没有苏轼。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被欧阳修定为第二的,只是苏轼在「论」这一个科目中的成绩。宋代进士科的考试科目非常多,苏轼在礼部试中,「论」排名第二,「《春秋》对义」排名第一,其他科名次不详。
但总之,正是在这场考试中,苏轼成功考取新科进士,并最后拜入欧阳修门下。
可正当苏轼正式跻身于京师的士人交游圈子中时,却传来母亲去世的消息,他们不得不离开开封,回乡为母亲守孝。
虽然再次远离京城,但小透明苏轼的名字并没有被士人所淡忘。因为大神欧阳修还时不时把他挂在嘴边。
在一封给好友、诗人梅尧臣的信中,欧阳修这样写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嘉祐五年(1060年),服丧期满的苏轼兄弟重回开封,准备以选调生的的身份直接去吏部报道。
而欧阳修一听说这事,立马建议他们不接受任命,而是参加第二年的制科考试。在欧阳修看来,如果让苏轼经过选调去随便当个小官,不免太大材小用了。
制科考试的目的,是为朝廷选拔「遗才」,即未能被及时发现的优秀政治人才。故尤其重视考生的文学素养和论政能力,难度极高,很少有人登第。
最终,经过王安石、司马光、蔡襄等考官的严格考核,苏轼被定为第三等,而苏辙入第四等(制举成绩分为五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实际最高。两宋共举行22次制举,登第者仅41人,北宋入第三等者仅4人)。
整个北宋入第三等者都只有四人,苏轼就是其中一位。
《宋史》更是记载,宋仁宗读了苏轼兄弟的应试策论,大为惊喜:「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与弟弟,前往凤翔府(今陕西凤翔)任签书判官。
苏轼,也由此开始了他的「治国」之路。(编辑:匡德胜)
注:本网媒体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美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华美网的价值和判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