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赏析】生化物象,自然天趣在真境 ——简论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之艺术创新

2021-09-15 10:43:50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报

生化物象,自然天趣在真境——简论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之艺术创新

马安信


在当代画家中,李兵先生的水墨高原雪山画有着淳厚而雄浑的色调与气势。其艺术作品都处于一种明晰有力的状态,直到声名鹊起也不曾稍稍松懈和欺世,直到受到诸多好评也没有半点随意和轻率,他的艺术生命始终燃烧得炽亮逼人。谁也不会否认,李兵先生执守高原雪山,对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雪山每每有会于心,在其笔下生发韵致,穷尽机微,自然与神悟得到契合,他艺术创作的践行之路成了最好、最透彻、最生动的诠释和展示。在我的认知里,有着深深的感叹:李兵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人民艺术家,是最能感动我的人之一;李兵先生的艺术创造具有一种穿透力、镌刻力,其中渗透了画家的理想、向往、使命、担当,他让任何一个观者站在其作品面前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是的,李兵先生对高原雪山的执拗、钟情,总是凭借着自己超人的理解力不断返回自我,巩固并进一步完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即“生化物象,自然天趣在真境”。


神巅瑞色

“李兵先生所做的是具象绘画的探索,他用中国传统的水墨与西方视觉语言语境对接……”有论者如是解读画家和他的创作。我对其阐释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我以为:李兵先生的水墨雪山画艺术创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水墨的沃土,绝非是与西方视觉语言语境对接,其践行之道在于追求一种寓含生命 “春意”、强调复归生命“本明”、倡导启迪生命“觉醒”的艺术品格,即“生化物象,在自然天趣里求真境”。众所周知,荆浩那篇天才论文《笔法记》,讨论唐以来画界出现的水墨这一形式,其从“真”之角度为水墨的存在寻找理由,提出了“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荆浩认为:“画”是“图真”,展示“物象之原”,表现世界的“元真气象”。北宋以后,中国画理论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真”之问题而展开的,苏轼为自己心灵留影、“骊黄牝牡之外”寻找真境的学说,以至清代李日华之“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的理论延伸,均道明了中国画“生化物象,在自然天趣里求真境”的艺术旨归。画家李兵先生就是把在自然天趣里求真境的艺术践行以生命的真实作为最高追求的。其艺术作品坚实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是那种生命感觉,在艺术践行中得到了恣意张扬。画家有幅题诗为“千峰雄峙显铁骨,万里静安扬清风;旭日东升耀天地,乾坤朗朗春意浓”的画作,画内情态逼肖,物象栩栩如生,一股雪山浴霞、暖意融融之气弥漫开来,观者看似具象的形真;画外则一派雪山迎春、生机勃发之深蕴感人弥深,观者观之如沐浴着生命的神真。画家笔墨之内是有穷尽的,笔墨之外却是无穷尽的,作品不以画面一目了然的单纯物象形真表象为目的,而是为了让读者从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意蕴里引申出无尽的联想并受到深深的启迪,在生命之真境里陶冶性灵。这是西方绘画视觉语言与语境所不能企及的。

是的,李兵先生的作品初看似有强调西方绘画之物象形真之嫌,我在以前的评述里对其亦曾存质疑:中国“绘画由极端忠实的表达对象到追求某种神似,走向抽象,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西方,照相技术的发明可能极大地推进了这个过程——绘画要进一步与照相区分,要走向变形与写意”。然近年来反复研读画家之水墨高原雪山画,便真正读懂了其“生化物象,在自然天趣里求真境”的艺术追求。我敢说,画家的水墨雪山画似有龚贤浑厚朴茂之风格,似有石谿勃郁幽深之风韵,似有石涛淋漓纵放之风采,似有黄宾虹峭刻深沉之风神,其创造的“块斧劈皴”“积白”“积水”“积墨”“积色”等笔墨创新技法,就是一种不同凡响地塑造艺术真境、充满强烈绘画个性的艺术践行活动。我曾读过李兵题为“凝霜展瑞颜”的作品,这幅作品是画晨曦清雾中牧人放牧牦牛的场景。被虚化了的雪山、云雾,被渲染了的藏寨、河流,被简化了的牧人、牦牛,画家挥毫无羁随意点染的笔墨,形真、情真、境真,组成了一首美妙绝伦的晨曲,读者似能从画中闻到一股土香四溢的气息,又似能从画中窥见使人嫉羡的田园生活。这正是画家用感情点染、“生化物象,在自然天趣里求真境”的卓越展示。所以,他的作品总能给读者以真境的“弦外之音”。


巨舰游心海 乾坤万象开

我崇尚蜀中画坛宿将陈子庄先生的一句话:“不读书,虽埋头作画,磨穿铁砚,断难得其仿佛也。”李兵先生是一位善于读书,酷爱思索,不断提升自己绘画艺术理论修养的画家。他之水墨高原雪山画艺术创作,把追求的尺码牢牢地定在了“生化物象,在自然天趣里求真境”的坐标上。他曾多次对我说出了自己的心语:“穷纸上形似,不如穷理论渊源,在生化物象上得意外之趣,升华文化深度与思想深度,以真境凝真画。”李兵如是倾诉心得,亦如是付诸践行。其水墨高原雪山画创作有着诸多艺术特色:一是画中有诗。无论在画展上,抑或在报纸杂志上,我看到不少画家的作品只是把古人的东西东拼西凑,拆卸组装;也有一些画家的作品则是搞变形、弄形式、泼墨泼彩,甚至运用种种非艺术手段,水冲火烫,企图一味求新,实则空泛无物;更有甚者,扬言作品不是为人民服务,只是专供上层人物赏玩,自己除了照抄自然,对物象不加取舍、不加提炼,这种原样照搬的绘画(如裸体少女图等)只不过是一张录像式的情景图,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可供咀嚼的生命意蕴。可李兵先生的作品则是从高原雪域生活中生发而来,这勃发的自然天趣,无时不在拨动着画家的心弦,激发着他挥毫作画的热忱,更提升着观众追求生命真境的人生向往。二是画中有声。我们说中国山水画创作,造景易,造境难。造景可以拼凑,可以照搬,可以杜撰;而 “意境”却是心灵再现、深悟所得,无法拼凑出来。李兵先生之水墨高原雪山画大气磅礴、浑厚华滋,不故弄玄虚,不搔首弄姿,十分讲究“意境”的表达与提纯,哪怕是一个平凡的横断面,也写出了无限的天地,散发着浓郁的藏地乡土气息。他的画中有声,不在笔墨,而在意蕴,读者可以目闻之。一句话,画家笔下的物象凝聚着作者之真情实感,作者亦把自己生命的感受用绘画手段传递给了观者,能“操弦外音,使观者见之有画外联想”。三是画中有我。谁也不能否认,一位优秀画家的作品要立于画坛而经久不衰,与其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美的深度和广度,与其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都有着至为重要的关系。艺术就是“不同”,没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焉能有持久的艺术生命。李兵的水墨高原雪山画的审美趣味与中国当代盛世生活、劳动人民是息息相关且契合无间的,它能在生拙中表现出新意,在生化物象里提纯真境,表现出了画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的新鲜感受,从而保持了永不衰退的生命力。

可以如是讲,李兵先生不是什么天才的浪子、罕见的怪杰,没有特立独行的狂徒般的嚣张,而是一位终生执拗于高原雪山的赤子、人民的艺术家。他始终专注于对水墨高原雪山画“生化物象,自然天趣在真境”的创作,且对自己的追求充满了燃烧般的热情,这是一个少见的对艺术创造结晶为具有形象的鲜明性、概括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到性相契合而孜孜不倦的革新者,一个以自己的作品令读者猛然驻足、凝神注目,从而拥抱生活、直面人生的画家。(本文作者系著名美术理论家、文艺评论家,四川民族出版社原社长)


百折不挠成圣身 风刀霜剑炼忠魂


简介:
李兵,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诗词作家,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四川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书画艺术高研班导师,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民族学院客座教授,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山水画会名誉会长。
李兵独立探索提炼出的中国画新皴法——“块斧劈皴”(也有人称之为“李兵冰雪皴”)和独特的“挤白”“衬白”染雪法等,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空白,开创了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水墨雪山画体系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2019年6月在吉尔吉斯获“国际和平艺术家奖”,同年进入“中国星锐榜”并获得“德艺双馨艺术传承贡献奖”“2019中国书画年度人物”等荣誉。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729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