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王碑》局部拓片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据考为东晋义熙十年(414年)刻,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纵612厘米,横185厘米,44行,行41字。
文/羿耿庵
在此,我也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是《好大王碑》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书体,所以初学书者如果能在学习隶书或楷书有一定体会后,再临习此碑,会从中吸取更多更好的营养。
羿耿庵以《好大王碑》意创作的作品
二是此碑笔法比较单纯,主要是中锋用笔,没有偏侧锋,如同小篆。与成熟汉隶相比,线条以圆笔为主,方笔较少;笔画基本圆起圆收,没有如《石门颂》中的横、撇、捺画那样有象征性的波挑,每一个笔画几乎都呈直线状,临习时要灵活处理好其笔法。
三是此碑妙在结体有一种独特的古拙趣味,字形方正,外紧内松,一笔一画该长则长、该短就短,有些字的长画还有意缩短,大多数字没有特别强调加长所谓“主笔”。合体字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大体均衡,但某些部位有特殊处理,比如:凡呈方框形的“口”“日”“田”等都写得特别大,在一个字中显得很突出;又如“走之”(辶、廴)、“三点水”(氵)、“立刀”(刂)等偏旁,又写得比较简省。另外,此碑的字距略大于行距,不能将字距与行距相互间的比例处理得如汉隶那样明显。字的大小一般是根据某一字本身笔画的多少决定的,笔画多的字写得大,反之则写得小;也有碑刻某一局部的字写得很大的情况,要在统一中求不统一,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要仔细观察这些笔画特点,追求其特有的拙味。
四是由于此碑年代较久,碑上的字迹已有磨损,初学者不能依样临写,在临摹前要多注意观察,不然会出错。五是在创作中因为主体内容的字体是静态的,落款最好用飘逸的小行书,于静穆之中呈现流动之美。若能使墨色浓淡有一定的虚实变化,则能使整幅作品彰显出更多别具风神的隶楷神韵和笔情墨趣。
羿耿庵:1959年生,受业于沙曼翁先生。曾在中国美术馆、香港科技大学、江苏省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20余场。2010年起在北京连续三年举办传承经典“羿耿庵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展”。2014年,在国家图书馆·文津书院创办“羿耿庵书法讲堂”,同年荣获中华慈善总会“慈善爱心书画家”荣誉称号。出版专著《篆书和隶书临创秘籍》,在各类报刊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多幅书法作品为国内外文博机构和收藏家收藏。2021年、2022年受邀在《书法导报》分别开设“经典书法鉴赏与临创”、“砚边微语”两大系列书法专栏,受到书法篆刻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END
中华美网编辑/匡德胜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