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版权化是开发、利用藏品图像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对于提高博物馆工作效率、开展学术研究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近日宣布:将开发永久藏品的图像与信息,访客的线上访问不受任何限制。在博物馆的61328件永久藏品中,约有30000件被认定为是公共领域的资源,博物馆已宣布将放弃这部分藏品的数字版权。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位于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中心以东克利夫兰大学圈地区。1913年成立,艺术作品超过3000件,其永久性画廊是1916年建设的。它以其广泛收集前哥伦布艺术,中世纪欧洲、亚洲和印度的艺术而出名。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亚洲艺术品是美国拥有最好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第三任馆长李雪曼在任馆长期间,曾聘请何惠鉴担任中国部主管。何惠鉴是老一辈研究中国传统书画的著名学者,李雪曼与何惠鉴珠联璧合使得该馆的书画收藏丰富起来。
也在此期间,一大批中国历史上的经典名作,入藏了克利夫兰,包括张渥《九歌图》(最著名的版本)、巨然《溪山兰若图》、周文矩《宫中图》、赵光辅《番王礼佛图》,以及赵孟頫、吴镇、倪瓒、沈周等大师绘制的一大批杰作。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开馆来,这些精品除了少数人有机会观看外,大多数人无一是比较难见的。直至近日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宣布将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些藏品的数字版权,这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机会。
今日,中华美网君精选了一批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内的珍藏精品,一起欣赏这些在中国大地上早已难见的书画珍品!
横屏观看
北宋 赵光辅《番王礼佛图》
赵光辅《番王礼佛图》,系北宋时期道释画的杰作。赵光辅,北宋初为图画院学生,故乡里呼为“赵评事”。此图以唐代吴道子“莼菜条”法描绘,线条中间略粗、两头略细,犹如莼菜,这也说明五代至北宋的道释画仍然尊崇吴道子的传统。
明 石锐画《仙山楼观图》
《仙山楼观图》是明代李思训传派石锐所绘,并非李昭道原作,但也是弥足珍贵的杰作。画中的建筑,在北宋画作中经常见到,模本铁证。不过,画中山石并未出现皴法,只是单纯的勾线傅色,这是唐代山水的特点。
五代 周文矩《宫中图》
周文矩《宫中图》,非周文矩原作,应该是宋代摹本。卷尾有李公麟外甥张澂(字如莹,号澹岩)的长篇题跋,张澂的书法也精妙,画与跋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此图原为民国大藏家张珩的旧藏,后流入美国,藏入克利夫兰。
五代 巨然《溪山兰若图》
巨然《溪山兰若图》,可能并非巨然亲笔,大多数人猜测是宋代董源、巨然传派所作。巨然《溪山兰若图》和纳尔逊博物馆藏的李成《萧寺晴峦图》上,都盖有北宋“尚书省”的收藏印,所以,应该是北宋的摹本。
元 张渥《九歌图》
克利夫兰博物馆里的张渥《九歌图》是该馆最负盛名的佳作之一。张渥《九歌图》流传有吉林省博物馆本、克利夫兰本。克利夫兰本(本卷)的绘画水平极高,深得李公麟遗韵,应该是张渥真迹。
元 姚廷美《有余闲图》(杨维桢跋)
元至正二十年,时值正月开春,吴兴人姚廷美为80岁老翁杜隐君绘《有余闲图》。画心尾端有姚廷美行书七言绝句:“地偏人远闭柴关,满院松阴白昼闲。眼底风尘浑忘却,坐看流水卧看山。”落款“至正廿年春正月,吴兴姚廷美书”。卷末有杨维桢的长篇题跋,杨维桢极富个性的书法,也是此卷的特色之一。
元 赵孟頫《竹石幽兰图》
赵孟頫《竹石幽兰图》卷,给人的感觉是绘画飘逸如风,笔墨挥洒自如,构图结构恰当。画中用飞白勾画窠石轮廓,用撇捺笔划书写竹叶,用中锋逆笔迅疾书写兰花。正如赵孟頫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元 王蒙《为贞素作闭门著书图》
明 周臣《流民图》局部
《流民图》原共绘流离失所的难民二十四人。这种描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物的绘画在古代是极其罕见的。作者如实描写,不加任何修饰,对笔下人物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其技法形式与其描绘的对象是统一的。人物写实生动,对于形形色色的流民,各尽其态。作者似信手写来,略不经意,但却真切感人。
明 文徵明《古松图》
《古松图卷》绘古松如龙,虬干曲枝,老气横秋。文徵明的画向来以干净清雅闻名,用笔也极其细腻。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明 陈洪绶《宣文君授经图》
《宣文君授经图》据画面题款,是崇祯十一年,陈洪绶以前秦宣文君授经典故为姑母创作的祝寿图。画面正中端坐一位老年女性人物,她身后竖立的屏风上绘有一幅青绿山水。除山水画中常见的山峦、树石、溪水和人物等图像元素,画面还同时绘有圆日和弯月,让人不禁揣测它们的象征含义。
END
出品/中华美网新媒体事业部
编辑/黄秋霞 审核/李思家
提交